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教师专业化探索发展的大背景下,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建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后现代知识观的兴起及教师教育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石,它潜藏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诞生于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反思和提炼,支配并实际指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们力图从不同的视角和范畴将教师实践性知识加以显性化,以求将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进行传播与推广。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的研究大多追求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一般性问题,指向学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研究仍不够丰硕,地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成果更是屈指可数。随着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轴,高中阶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应运而生引领我们重新思考地理学科的独特价值和地位,地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同样有着地理学科鲜明的特色和品格。因此,研究课堂教学情境下高中地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对于丰富地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案例成果,激发地理教师在核心素养的指向性要求下体悟、审视和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实践性知识,促进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方法,以活动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非参与式观察、录像、访谈和获取实物等资料搜集方式,对重庆市D中学一名资深的高中地理教师的课堂进行了历时两个月的田野调查,通过对质化资料的深入分析和解读,探索课堂教学情境下高中地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和结果。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缘起、背景和意义;再者根据国外和国内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现状和特点,分别采用归纳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Citespace文献可视化的方法进行文献综述,发现并总结当前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本研究的必要性和创新性奠定基础;最后对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研究设计。该部分主要阐释了本研究选择质化研究方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本文的研究视角—活动理论的观点和发展概况,选择了以国内学者魏戈根据第三代活动理论设计的基于师生教学互动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机制模型为本文的分析框架;后面部分主要介绍了质化研究的抽样原则和研究对象的选取过程。综合以上的讨论绘制了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第三部分:课堂教学情境下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分析。选取了田野观察期间胡老师所授的《城市化》、《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珠三角为例》、《商业与贸易》和《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章节中课堂的典型情境,从“教师子系统(知识传授系统)”和“学生子系统(知识习得系统)”对胡老师的实践性知识生成情况进行整体的、关联性的描述和分析。第四部分: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性知识。在第三部分基础上进一步归纳和整合出胡老师关于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性知识的四个主题:(1)“调侃”—寓庄于谐;(2)手势—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3)课件:器欲尽其能,必先得其法;(4)有形教案和无形教案。第五部分:结论与反思。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概括了本研究的结论,最后从效度和推广度反思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对未来的相关研究作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