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藿香内生真菌Bipolaris sorokiniana A606和Diaporthe longicolla A616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广东药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cysun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是民间传统的药用植物,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主要用于湿浊中阻、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疼腹泻、鼻渊头痛的治疗。迄今国内外对广藿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上面,而对其内生真菌活性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鲜有报道。植物内生真菌由于其长期处于植物内部的特殊环境中,具有物种丰富多样及能够产生各种结构次生代谢产物的特点,同时,其代谢化合物的结构类型远远的超出植物代谢产物,容易从中发现结构新颖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所以,植物内生真菌可以作为发现新天然活性物质的重要资源,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医药工业中。本论文从广藿香植株中分离得到索氏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 A606)和Diaporthe longicolla A616,通过对它们发酵液粗提物进行细胞毒活性试验,发现它们对神经癌细胞(SF-268)、乳腺癌细胞(MCF-7)、肺癌细胞(NCI-H460)和肝癌细胞(HepG-2)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样品浓度在100μg/m L时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1.1%,88.9%,85.6%,82.5%和92.3%,82.8%,82.8%,69.1%。本实验采用正相硅胶色谱、C18反相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HPLC、制备薄层层析和重结晶等各种分离方法,从菌株A606和A616发酵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29个化合物(图1和图2),采用各种现代波谱技术(ESI-MS、HR-ESI-MS、1H-NMR、13C-NMR、DEPT、1H-1H COSY、HMQC、HMBC、NOESY等)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其中,从菌株A606中共分离得到1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isocochlioquinones D-E(1-2),cochlioquinones G-I(3-5),isocochlioquinone C(6),cochlioquinone C(7),cochlioquinone D(8),cochlioquinone E(9),cochlioquinone B(10),precochlioquinol D(11),(22E,24R)-ergosta-4,6,8(14)-22-tetraen-3-one(12)、2-[4-(2-aminoethoxy)phenyl]ethanol(13)、Di-(2-ethylhexyl)phthalate(14)、5-羟甲基糠醛(15)、3,5-二羟基甲苯(16)、对羟基苯乙醇(17)、5-甲基-2-呋喃甲醇(18)、3,4,6-trimethylcyclohex-3-en-1-ol(19);从菌株A616中共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diamino-1,3-dimethylurea(20)、(7R,9R)-7-hydroxy-9-propyl-5-nonen-9-olide(21)、Ergosta-5,7,22-trien-3β-ol(22)、(22E,24R)-ergosta-4,6,8(14)-22-tetraen-3-one(23)、(22E,24R)-麦角甾醇-7,22-二烯-3β,5α,6β-三醇(24)、citreoisocoumarin(25)、glycerol monolinoleate(26)、1-(2-hydroxyethoxy)ethyl(E)-octadec-9-enoate(27)、环(丙氨酸-脯氨酸)(28)、cyclo(L)-Pro-(L)-Val(29)。其中,化合物1-10为一系列cochlioquinones类化合物,化合物1-5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2-15、18-19均为首次从Bipolaris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29均为首次从Diaporthe属真菌中分离得到。采用SRB染色法对29个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3-4、7-10和23-24对SF-26、MCF-7、NCI-H460和HepG-2细胞株均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3对HepG-2的IC50为11.3μM;化合物4对以上4种肿瘤细胞株的IC50分别为6.4、8.6、15.5、7.6μM;化合物7-10对SF-26、MCF-7和HepG-2的IC50范围为1.2-13.1μM;化合物23和24对以上4种肿瘤细胞株的IC50分别为和5.3、6.5、12.2、6.1μM;8.2、5.2、6.1和9.4μM。综上所述,本研究共从广藿香内生真菌A606和A616中分离鉴定了29个化合物,其中5个新化合物,8个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研究结果为植物内生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以黄连解毒汤为例,半仿生提取法(SBE法)制备≤1000Da提取物为最终产物,探讨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用SBE法研究的基本模式。方法①首先对黄连解毒汤进行基源、性状鉴定与质量标准研究;②采用均匀设计法,以盐酸小檗碱、黄芩素、栀子苷、总生物碱、总黄酮、HPLC梯度洗脱总积分面积、≤1000Da提取物等7项指标,综合评判,优选SBE法制备≤1000Da提取物的提条件;③按“君、臣、佐、使”将方药分为1
丁香、八角茴香是挥发油含量较高的中药温里药;雪上一枝蒿是云南习用的具镇痛抗炎作用的外用药材,其有效成分雪上一枝蒿总碱(主含雪上一枝蒿甲素)单独应用于皮肤透过量较低。醇质
段晓华,河南电视台《晓华影吧》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1997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先后在武汉教育电视台和河南省有线电视台主持新闻节目,2001年河南电视台和省有线台合并后,主持法制频道品牌节目《法制报道》。  白衬衣,牛仔裤,烟灰色围巾随意搭在肩上,清爽的短发,明亮的笑容,简单、清新的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阳光、知性,这是她给我的第一印象,不像《法制报道》中那个成熟稳重的晓华。晓华笑着说,那很正常,
目的:通过性状鉴别、生物学鉴别、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等一系列检测手段,对不同种质黄芩进行鉴别及质量评价,为筛选黄芩优质品种,开展黄芩的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植物性状鉴定、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定性分析以及HPLC、UV对主要黄酮化合物、多糖等成分的定量分析及对药材产量的考查,对不同种质黄芩进行系统的质量研究。结果:1.不同种质黄芩性状有差异;根外观性状与质量有一定相关性,根纵皱纹较深,断面不平
1盾叶薯蓣(Dioscorea zingiberensis C.H.Wright)又名黄姜,为我国特有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黄姜素A是从其中分离出的一种单一甾体类化合物。由于在盾叶薯蓣药材根茎中有很多结构相近的皂苷共存,所以黄姜素A对照品的制备十分困难,本论文对其提取分离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比较了硅胶柱色谱、ODS硅胶柱色谱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三种不同的纯化方法,并起草了黄姜素A对照品的质量标准
绞股蓝总皂苷为中药绞股蓝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学证明绞股蓝总皂苷具有显著降血脂、降血糖、平衡血压、抗癌、抗衰老、保护肝脏、提高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但其溶解性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