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压输电线路一旦发生故障若不及时处理,必然会对供电区域内的用户造成影响,而故障测距的精度直接关系到线路的恢复时间,因而进行准确的故障定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行波故障测距方法不受CT饱和、过渡电阻和线路分布电容等因素的影响,且具有响应速度快、定位精度高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线路参数随频率变化导致故障行波中不同频率分量具有不同的衰减程度与传播速度,因此对行波浪涌到达时刻的检测及波速的确定造成困难,影响了行波测距的准确性。本文基于小波变换技术,致力于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以提高行波测距的精度。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对电磁暂态计算中常用的输电线路模型进行了推导,并分析了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选取了频变模型作为本文的研究模型。推导了行波传播的色散机理,给出了其决定因素衰减系数和传播速度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并以一具体输电线路进行了分析。  2.对不换位同杆双回线的故障测距进行了研究。多相不平衡线路间耦合复杂,分析了同杆双回线的解耦方法,基于相模变换矩阵分析了行波传播的色散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各模量的色散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选取了随频率变化较小的单一测距模量,并基于小波变换理论以分析频带的中心频率波速作为测距波速,以双端测距法进行了数字仿真,验证了推论的正确性。  3.对高压电力电缆-架空线混合线路的故障测距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电缆和架空线上行波传播色散的分析,确定了相模变换矩阵及测距模量,采用将故障行波初始浪涌到达两端的时间差与各连接点故障时相应的时间差进行对比的方法确定故障区段,再结合故障区段线路的实际波速进行故障定位,以最常见的单相故障进行了仿真验证,有较高的测距精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问的恰到好处”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数学提问;有效;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16  目前,教师的提问中存在目的不强,缺少针对性,没有把握好难易度,缺少挑战性等问题。主要以封闭性提问为主,开放性提问比例较少,缺少应答技巧,有效回应不够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
大麦、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其遗传改良工作历来倍受重视。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组织培养和基因工程手段定向改良大、小麦品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单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