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述与真值管理:新闻媒介转述话语的语言哲学研究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vwe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转述语是新闻报道的重要部分,一直以来备受语言学界关注。本文以语言哲学为视角,考察新闻转述话语的意义生成特性。研究试图回答三个研究问题:1)在进行新闻转述时,转述者通常使用哪些转述手段?2)转述者如何通过这些转述手段来调控新闻的真值?3)转述者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尝试性地提出一个转述语与新闻真值管理的理论和分析框架,并藉此对《人民日报》相关新闻报道案例进行分析。此理论框架认为,新闻转述语是以转述手段(通常为动词或名词)为链接来调整转述来源与转述小句之间的关系,其中转述手段起着双层作用。首先,从转述语的结构来看,转述方式有三种——转述来源、转述手段和转述小句。转述手段作为一个算子,可以看成是一个关于转述来源和转述小句的二位谓词,其作用是将二者结合起来映射到一个真值,即转述语的真值。而转述语的语义在此得以彰显。其次,转述动词将创造一种新的新闻语境,转述语的真值也会受到具体语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其变化在受众阅读新闻时会影响着他们的意识形态,进而记者与读者交际成功,转述语意义由此生成。以上述框架为工具,本文先对人民日报中的转述语进行了分类,分别在三种类型的转述语中选取2个例子进行分析。根据转述语的意义生成模式,分析过程如下:在意义生成机制中,整个过程是动态的。研究假设,首先记者基于转述手段,奠定整个转述报道的语言基调,即语境。然后将转述手段作为链接,连接转述来源与转述小句。通过投射调整二者的关系,重新建构转述语,使其达到符合记者要求的最佳程度,而此时真值也被调控到一定程度,延循“指称与内涵”这一路径对转述语真值进行分析,可发现转述语发生语义变化;而语义和真值程度的变化是记者意图和意识形态传播的途径,记者的目的由此达到成功;转述话语的意义亦由此生成。研究发现支持了此框架的基本假设。首先,记者在新闻转述中使用不同的转述方式是极为常见的现象。在报道过程中,记者通过对转述方式的调控,也就是对真值程度的调控,达到其目的,而目的与记者的意识形态、语境、受众等息息相关。其次,在管理过程中,转述手段作为基石,目的是为了调整转述手段的表达形式并提供新闻语境。而三种转述手段的互动构成一个可以满足记者报道需求的转述语。其中随着三者的互动,转述语真值是相对的真值,而转述语真值也呈现出动态的变化。第三,记者对真值程度的调控是为了达到隐藏的目的,而其目的与记者的意识形态、语境、受众等相关。换言之,记者在大部分新闻转述语中难以保持中立和客观的态度,对转述语真值及其语义的调控实则是语用效果呈现的基础。本文希望能够对受众有一定启发性,在阅读新闻时以理性的态度和观点来看待新闻报道。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至今,公共关系作为一项全新的职业和专门的学科在中国社会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认可。根据其发展状况来看,公共关系作为一种传播沟通的手段,它不仅可以帮助社会组
以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对王翰的《凉州词》及其四篇英译文从经验功能角度进行分析比较,了解及物性系统各种成分的划分和传译,从而说明概念功能是语言意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
谁贫困就扶持谁,将钱和政策用在真正贫困的人群身上,这才是精准扶贫的应有之义。而现实中,个别基层扶贫干部、村干部滥用职权,将精准扶贫变成了卖人情、谋取利益的工具。$$据媒体
期刊
目的:探讨伴自杀未遂行为的双相Ⅱ型障碍(BD-Ⅱ)重性抑郁发作患者大脑自发神经活动改变及其与目前自杀风险的关联。方法:入组116例BD-Ⅱ重性抑郁发作患者(伴自杀未遂组50例,
罗素曾经认为每一个语句都对应一个被称作命题的超语言的复杂对象。这种观点使真假失去了本体论上的区别,因为真值为真的语句对应的真命题和真值为假的语句对应的假命题都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