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慢性复发性肠道疾病,现阶段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部分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副作用较多,因此需要探索安全有效新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衡在UC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肠道菌群移植将健康志愿者粪便中的菌群转移至病人肠道内,从而改变其肠道内的菌群组成,可以达到治疗肠道疾病的目的。但肠道菌群移植治疗U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作用机制亦尚未阐明。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肠道菌群移植治疗U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肠道菌群紊乱在UC发病过程中的相关机制。方法2018年4月-2019年6月,筛选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美沙拉嗪治疗无效或激素抵抗、依赖的UC患者15例,进行多供者肠道菌群移植治疗,隔天一次,共3次。肠道菌群移植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进行疾病活动度Mayo评分;比较血液C-反应蛋白、血沉、白介素6、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粪便钙卫蛋白在治疗前后的变化;16Sr RNA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移植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治疗前后行肠镜检查,进行内镜Mayo评分。参照文献,肠道菌群移植的治疗应答定义为:Mayo总评分下降≥3分;治疗缓解定义为Mayo总评分≤2分且内镜下Mayo评分≤1分。结果13例患者完成肠道菌群移植治疗及随访,6周治疗应答率为61.5%;治疗缓解率为46.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Mayo评分显著降低(P<0.01)。血液C-反应蛋白、血沉、白介素6、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但粪便钙卫蛋白治疗后显著降低(P<0.01)。肠道菌群移植治疗后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增多,菌群组成明显改变,其中与肠道促炎相关的肠杆菌科中数种菌属的含量明显降低,与肠道抑炎相关的小杆菌含量明显增加;通过LEf SE、STAMP差异代谢通路分析表明,治疗前后的代谢通路组成存在显著差异,聚氨生物合成超级通路II明显升高、维生素K族合成通路明显降低、肠内菌共生抗原合成通路明显减少。患者治疗后Mayo内镜评分显著下降(P<0.01)。研究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肠道菌群移植后,患者疾病活动性评分、内镜评分及粪便钙卫蛋白均显著下降,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增加。肠道菌群移植治疗对于美沙拉嗪治疗无效或激素抵抗、依赖的活动性UC患者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