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实验红鲫 C1HD系部分遗传质量标准参数;研究核辐射对实验红鲫的生物效应,探讨实验红鲫在核辐射毒理学中的应用。 方法:以常规分类学方法,测量360尾实验红鲫 C1HD系的分类形态学性状;活体尾静脉抽取140尾实验红鲫 C1HD系的血液,采用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15项常规生化指标;解剖3尾实验红鲫C1HD系,经石蜡切片,HE染色,对其肠、肝脏、心脏、脾脏、肾脏和脑等主要器官进行组织学显微观察。以137Cs为辐射源,进行实验红鲫C1HD系核辐射急性毒性试验,测定实验红鲫 C1HD系核辐射30d的半致死剂量(LD50)。根据核辐射30d LD50设定5个实验组,即正常对照组、1/2 LD50(15.53Gy)辐照组、1/4 LD50(7.76Gy)辐照组、1/8 LD50(3.88Gy)辐照组、1/16 LD50(1.94Gy)辐照组。核辐照处理后,解剖实验红鲫,取其性腺组织,分别测定性腺的SOD、GSH-Px活力,也测定肝、肾、心、脑等组织的Hsp70蛋白的表达量,同时对核辐照处理后的肝、肾、心等组织经石蜡切片进行组织病理学显微镜检。 结果:1.实验红鲫C1HD系的体长/体高、体长/头长、头长/吻长、尾柄长/尾柄高、吻长/眶间距、头长/眼径、头长/眶间距、体长/尾柄长、全长/体长、体长/尾柄高、体长/尾鳍基长、体长/臀鳍基长、头长/尾柄长、头长/尾柄高、体高/头高、体长/尾柄长的值分别为2.58、3.43、3.49、1.06、0.67、4.77、2.27、6.13、2.35、8.77、1.80、1.80、1.11、6.12。鳍式为D:Ⅱ16-18;P:Ⅱ11-14;V:Ⅰ6-8;A:Ⅱ5-7,Ⅲ5-7;C:16-20;鳞式为(28-30)(此处公式省略)。 2.实验红鲫C1HD系血清的K+、Na+、Cl-、Ca2+、P+、Mg+的正常参考值分别为1.85~2.46mmol/L、135.76~138.62 mmol/L、104.74~105.60 mmol/L、2.71~2.91 mmol/L、5.70~8.31 mmol/L、1.67~1.91 mmol/L;实验红鲫 C1HD系血清的TP、ALB、AST、ALT、ALP、LDH、GLU、CHOL、TG的正常参考值分别为24.92~27.56 g/L、8.96~10.02 g/L、368.04~446.40 U/L、14.42~22.74 U/L、23.45~28.47 U/L、222.12~369.48 U/L、9.26~12.08 mmol/L、2.23~2.63 mmol/L、5.55~6.33 mmol/L。 3.实验红鲫的肠、肝脏、心脏、脾脏、肾脏和脑等主要器官组织学特征,如同普通红鲫,与其它鲤科鱼类的相似。 4.实验红鲫137CS辐照30d的LD50是31.05Gy,95%可信区间为25.94Gy~37.15Gy。 5.实验红鲫性腺的SOD与 GSH-Px的活性随着核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少。 6.肝、肾、心、脑等组织经核辐射处理后,其中的Hsp70蛋白的表达随着核辐射剂量的增加而表达量升高。 7.核辐照处理后的肝、心、脑、肾等组织都表现出一定的病理学损伤效应。 结论: 1.测得实验红鲫 C1HD系的部分分类形态学数据与血液生化值呈正态分布,可作为制定其遗传质量标准的参数。 2.核辐射对实验红鲫具有生物学毒性作用。实验红鲫137CS辐照30d的LD50是31.05Gy。 3.实验红鲫性腺的SOD和GSH-Px的活性与辐照剂量存在剂量-效应关系。SOD和GSH-Px的活性与辐照剂量呈负相关。 4.实验红鲫肝、脑、心、肾的Hsp70的蛋白表达量与辐照剂量存在剂量-效应关系。Hsp70的蛋白表达量与辐照剂量呈正相关。 5.一定剂量的核辐照对实验红鲫肝、心、脑、肾等组织可产生一定程度的病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