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对语言现象,尤其是传统语言学认为“异常”、“另类”、“无法解释”的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解思路,并在很短时间内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隐喻、范畴化、象似性等成果已极大地冲击了传统语言学的阵地,并为语言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这种背景下,各国语言学家对本国语言进行了认知分析,英语和汉语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其中,对英汉语言主要词类做过比较深入研究的有:Quirk, Lakoff, Leech,刘正光,桂诗春,石毓智,陆俭明等,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相对于名词和动词来说,形容词的研究显得很单薄,不仅数量不多,而且多从语义的角度来研究,目前根据句法功能来分析形容词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在这些研究中发现有一些“异常”的情况,比如非定形容词,非谓形容词等,这虽然深化了对形容词的认识,但未对形容词研究中发现的语言现象进行系统或比较统一的解释,而且,大多数文章从英语或汉语单方面来研究形容词,针对英汉形容词进行对比分析的并不多,目前还很少有人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本文试运用非范畴化理论并根据形容词的句法功能,结合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希望能为英汉形容词异常现象从认知角度提供更合理的解释,并证明非范畴化理论的合理性及其重要地位,同时为英汉形容词对比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典型范畴理论认为形容词范畴中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本文根据形容词范畴的特征和功能分析认为英语中的定语形容词和表语形容词,汉语中的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是其典型成员。其它类型的形容词,比如唯定形容词,状语形容词等,由于本身部分具有形容词的特征或功能,且有些已具有其它范畴的某些特征或功能,称之为非典型成员。所谓非范畴化是指范畴内的某一成员丧失本范畴内的部分特征或功能,并且获得其它范畴的某些特征或功能的过程。本文研究发现,在英汉两种语言内都存在着形容词范畴内的某些成员出现这一趋向,这可以说是英汉形容词发展趋势的共同特点。形容词范畴内的成员根据其拥有特征的多少也呈现出不同的分布。如果形容词范畴中的典型成员处于核心地位,那么唯定形容词、非定形容词、非谓形容词由于涉及形容词的基本句法功能,分布在围绕核心成员的第一层;而A-系列形容词、状语形容词、动态形容词和情状形容词,则由于各自拥有一些其它范畴的特征或功能,分布在第二层,并且体现了形容词范畴与其它范畴的边缘的交叉性和开放性。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本研究的背景、目标和意义。第二章介绍了范畴化理论和非范畴化理论,并对英汉形容词的研究历史进行回顾和梳理。第三章介绍各种特殊的形容词,为下面进行的对比分析提供了基础。第四章运用非范畴化理论对英汉形容词进行分析,对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的关系进行探讨。最后是文章的结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