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负荷准线的需求响应激励机制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EK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需求响应是应对新能源高比例渗透、电能替代、市场开放等挑战的有效措施。当前广泛采用的需求响应机制均以负荷基线为基础,在大规模推广后将面临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包括基线计算、实施机制、用户贡献评价、激励量化等。为此,本文提出了负荷准线的概念、理论与模型,并基于此开展了需求响应实施方法与激励机制的研究,以及利用需求响应提升电网应对灾害能力的研究,主要贡献包括:(1)提出了负荷准线概念及大规模需求响应实施方法。提出负荷准线新概念、模型以及准线相似度指标,并以准线相似度指标作为用户参与大规模需求响应的贡献量化评价指标,引导用户改善负荷曲线。从负荷聚集商的角度提出准线分解方法,为大量的需求响应用户提供丰富的备选方案,更好地挖掘用户响应潜力。(2)提出了需求响应积分方法及激励机制。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和积分制管理理论,提出需求响应积分方法。该方法全面计算了用户参与宣传、签订合同、参加响应、效果考核过程中获得的积分,用户积分可参与排名获得相应的权益,获取经济激励。算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用电积分方法满足大规模需求响应的实际需求,可有效激励用户参与响应,提升响应效果。(3)提出了基于需求响应提升园区微网灾害应对能力的方法。为量化园区微网承受自然灾害或者强扰动的能力,首先建立了弹性评价模型,描述了电网在灾害前后的健康程度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而,将需求响应应用于灾害应对能力的提升中。基于负荷准线,激励用户在灾害过程中主动、自发地改变负荷需求量,提升电网弹性值。基于某实际微电网构建了测试系统,算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弹性评价方法可有效量化园区微网在灾害过程中的运行能力,基于负荷准线的需求响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网应对灾害能力。
其他文献
河流健康评价是开展流域规划、系统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的基础。廊坊龙河下游河段生态脆弱,水体流动性差、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为准确评价人类活动严重干扰下的河流生态健康状况、识别生态系统中脆弱性因子,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龙河下游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从水文完整性、物理结构完整性、化学完整性、生物完整性、社会服务功能完整性5个方面进行河流健康评价。龙河廊坊段总体上处于健康状态,评价得分为75.18分。评价结果表明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增加,大量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接入使电力系统呈现低惯量、弱阻尼的趋势,导致系统频率稳定性下降。此外,近年来水电机组占比较大的电网中还出现了发电机阻尼不足引起的超低频振荡的案例。虚拟同步机技术使并网逆变器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的运行机制,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惯量和阻尼,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改善虚拟同步机运行安全稳定性的附加控制技术,并以超低频振荡问题为背景,验证虚拟同步机对系统频
套管内引线形变是变压器套管正常运行中的安全隐患。针对目前套管引线检测方法的不足和国内外对套管内引线形变故障研究的欠缺,本文提出将超声波技术运用到套管引线的形变故障检测中去,研发了基于超声去噪的套管引线三维成像检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套管引线形变故障的带电检测。首先,针对套管引线形变故障的定检试验存在需要离线检测且灵敏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超声波对套管内引线进行在线故障定位的方法。针对不同变压
电励磁同步电机具有励磁电流和功率因数可调等突出优势,更适合在大功率应用场合中进行调速。但是同步电机又具有高阶耦合、不易控制等特点,本文研究T型三电平拓扑调制及新型容错控制策略,采用一种基于滤波器和补偿方案的混合磁链模型的双闭环矢量控制对同步电机进行调速控制。采用T型三电平拓扑,分析了三电平调制方法。针对桥臂开关管开路故障,分析电流流向,并按上下半桥臂开路及中性点桥臂开路两类故障研究了矢量重排的调制
俄罗斯的进口替代与经济危机密切相关,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连续两年出台了反危机计划,试图使进口替代不仅成为反危机计划的一部分,而且成为解决俄罗斯经济结构性矛盾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发展战略。从目前情况看,俄罗斯经济逐步回暖,2017年经济正增长已没有悬念。进口替代在俄罗斯经济增长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进口替代与经济危机的关系?进口替代在哪些领域易于推进?进口替代能否肩负起结构性改革的重任?进口替代
为政之道,重在用人。用人之道在于用人所长,避其所短。在实际工作中,高明的领导不仅需要善于发现和运用下属的长处,还要善于使下属的"短处"得到"长用",达到用人的最高境界。领导干部使下属的"短处长用",这不仅仅是一种领导态度和领导能力,更是一种领导艺术。有条件地"短处长用"。对于他人的短处,既不能一味地弃而不用,也不能任性而用,只有具备某些条件时才能做到"短处长用"。一者,因地因时制宜,使其"短
期刊
对2020年闽江7个国控断面的水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闽江整体水质较好,基本满足地表水Ⅲ类标准;主要水质污染因子为溶解氧,在闽清雄江断面存在污染风险;溶解氧与水温呈负相关,相关性最高可达0.91;浊度和电导率在河口高于上游,感潮段高于非感潮段;高锰酸盐上中游较低,下游和入海口较高;氨氮在十里庵和白岩潭断面较高;总磷在库区附近断面较低;上中游断面枯水期的水质占优比高于丰水期。
乌梁素海是我国八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河套灌区的“自然之肾”,承纳着河套灌区90%的农田排水,不可避免的引起了地表水体污染问题。为了解当前乌梁素海入湖排水沟水质状况,本文以河套灌区入乌梁素海排水沟(总排干、八排干、九排干、十排干)尾口断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取样和室内测试分析,选取pH,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总氮(TN)等指标,从空间和季节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2018
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步枯竭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以光伏、风能等新能源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以其可持续性及环保无污染等优点受到了研究人员和工程人员的青睐。然而,光伏、风能等新能源本身具有间歇性、不稳定性、难以预测等特点,使得新能源面临着运行的稳定性问题;同时,如何对扰动的新能源进行调度及管理,使其满足人们的需求也成为新能源并网的一大难题。以上两点原因使得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挑战。本文主
热电联供(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机组、电锅炉等能源耦合组件的广泛使用,使得电力、热力和天然气等能源系统之间耦合日益紧密,衍生出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旨在充分挖掘能源配合潜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推动新一轮的能源革命。区域电热联合系统是典型的综合能源系统,本文以区域电热联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围绕稳态分析与仿真以及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