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中子活化法研究微量元素在人肝癌亚细胞组份中的分布 目的 应用中子活化法(NAA)分析17种微量元素在肝癌细胞核、线粒体、溶酶体、微粒体和胞液的分布特征。方法 低温差速离心分离肝癌亚细胞组份,应用NAA法检测各亚细胞组份的微量元素含量,然后与正常人肝及癌旁组织的相应亚细胞组份相比较。结果 在各亚细胞组份中胞液干重最大,17种微量元素在各亚细胞组份中并非均匀分布,多数微量元素在肝癌各亚细胞组份中分布与正常人肝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肝癌细胞核Ca和Ce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P<0.01),Sb和Zn则明显低于正常人肝细胞核中的含量(P<0.05、P<0.01);在肝癌线粒体中Br、Sm、Ca、Ce和Cs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P<0.05、P<0.05、P<0.05、P<0.05),Mo和Sb则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P<0.05);在肝癌溶酶体中Br、Ca和Cs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P<0.05、P<0.05、);Br、Ca、Cs和Se在肝癌微粒体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P<0.01、P<0.05和P<0.05),而K、La、Ce和Fe明显低于正常人肝微粒体(P<0.01、P<0.05、P<0.01和P<0.05);Br、Na、Ca和Cs在肝癌胞液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P<0.05、P<0.05和P<0.05)。对两例肝癌和癌旁组织的17种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Se在肝癌胞核和线粒体中的含量较癌旁组织有增高的趋势;Zn在肝癌胞核、线粒体、溶酶体、微粒体、胞液较癌旁组织的各组份均有增高的趋势;Fe在肝癌胞核和线粒体中的含量较癌旁组织增高;Ca在肝癌胞核、线粒体、溶酶体和微粒体较癌旁组织降低,但在胞液中有增高的趋势。结论 在肝癌的亚细胞组份中微量元素与正常人肝及癌旁组织存在差异,提示微量元素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