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产业是贵州省的支柱产业,在贵州经济增长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但长期以初加工为主的能源发展模式,造成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并没有改变贵州落后贫困的面貌。同时,随着生态学上的生态位理论被广泛运用到经济分析中,为经济研究提供的新的研究视角。生态位理论被运用到产业经济学中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产业集群和产业竞争,而在产业结构上的研究比较少。本文试图将生态位态势理论运用来测度贵州省能源产业结构,分别计算贵州省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的产业结构生态位值。之所以选择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主要是因为贵州省煤炭资源和水资源丰富,而石油匮乏,且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没有形成体系。文章引用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能源产业结构生态位测度模型。按照主层次分析法将能源产业结构生态位综合指标体系分为8个一级指标,包括“态”方面的经济维度、资源维度、科技、集群规模,“势”方面的环境保护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能源消耗能力和集群发展势力。一级指标中包含21个二级指标体系。再利用九分位相对重要比较尺度法逐一比较两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从而构建判别矩阵分别计算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各指标的相对权重。需要注意的是电力产业和煤炭产业结构生态位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的权重是不一致的,因为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各自自身的特点不一样。之后,将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2005-2014年统计数据带入能源产业结构测度模型运算得出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结构生态位的值。从得出的结果中可以看出煤炭产业结构生态位的值一直是高于石油产业结构生态位值的,表明煤炭产业在能源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符合贵州省能源现状。针对以煤炭产业为主导这一能源结构现状提出相关的优化贵州省能源产业结构的策略,体现在产业结构生态位“态”层面上的:调整经济生态位,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拓展能源生态位,开发多种形式的替代能源;扩大集群规模,加强煤电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拓展政策生态位,为能源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产业结构生态位“势”层面主要有:加大环境投入力度,提高环境保护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