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以及网民规模的扩大,网络日益成为中国民众接触和使用的主要媒体。互联网舆情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反映出来的情绪、意见和态度,它是舆论的一种动态性反应。互联网舆情之于社会的显著影响,几乎引起了各阶层的关注。基于此,本文从功能主义的研究视角出发,以个案研究、内容分析为主要方法,对互联网舆情的历史走势与空间分布、社会影响等作了纵向的跟踪和横向的描述,重点分析了互联网舆情的工具使用、主题分布与传播规律、社会影响以及网络舆论控制与引导等问题。
本研究分为九个部分:第1章导言,交代本文的研究问题、文献综述及研究思路。第2章互联网舆情概念及其制约因素,对舆论与舆情、互联网舆情与舆论的关系进行了说明,界定了互联网舆情概念;设定了互联网舆情制约因素的总体框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取向与研究立场。第3章互联网的社会化与互联网舆情的兴起,回顾了在全球互联网的技术创新与商业化路径下,我国互联网的引入与产业发展历史,厘定了互联网在中国的社会化指标;分析了互联网应用的中国特色、流行情况、互联网舆情的兴起;对互联网舆情不同时期表现划分为四个不同阶段。第4章互联网舆情的工具,介绍了网络新闻跟帖、论坛/社区中、博客/空间、聊天/即时通信、网络搜索等舆情工具;结合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网络舆情案例,在舆情的运行过程中,分析网民综合运用多种舆情工具情况,对不同网络舆论工具中的舆情内涵做了分析;讨论了互联网舆情的话语权状况。第5章互联网舆情的主题,结合所选案例重点探讨作为爱国主义舆情、对执政党的拥护与支持性舆情、经济民生类舆情、公共管理类舆情、立法司法类舆情、社会话题类舆情、文化娱乐类舆情等主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互联网舆情性质的判断的六个维度。第6章互联网舆情的传播规律,论述了互联网舆情的来源、特点、形成过程、强度、方向变化;归纳了事件性舆情与非事件性舆情的传播规律;总结了互联网舆情传播指数,认为互联网舆情传播指数是关注度指数、议论度指数以及行为度指数三者之和。第7章互联网舆情的社会影响,论述了互联网舆情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的具体体现;认为互联网舆情影响力的发生机制在于社会对互联网的依赖、互联网在舆情传达方面的独特优势、网民影响舆情的主观意愿等;评价了互联网舆情信息的可信度、互联网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第8章互联网舆情的硬干预与软引导,分析我国互联网舆情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关于互联网舆情管制的争议,论述了政府对互联网舆情的规范与干预、调控与引导,提出了建立舆情监测与预警机制的设想;指出了政府相关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第9章结语,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发现,指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本文的主要研究发现是:首先,互联网正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支主流力量,网民对于各种公共事件的关注以及网络上群体互动,推动了舆情的高涨;其次,互联网舆情与我国基本国情、媒体与文化环境特点密切相关;第三,每一波舆情的潮涌都是各种舆情工具综合使用的结果;第四,我国互联网舆情在现阶段主要集中在爱国主义、经济和民生、公共管理和法律、社会和文化娱乐等内容上,且互联网舆情的议题是反复循环的;第五,互联网舆情源于与网民利益、争议、共鸣和趣味有关的事件或现象;中国的中西部地区是事故性舆情多发地,沿海地区易成为司法类舆情爆发点;互联网舆情中群体极化是局部性存在;互联网舆情的话语权,受民间意见领袖、商业机构、政治力量等多方面影响;第六,互联网舆情中充满开放与封闭性、民主精神与非民主的舆论暴力等悖谬现象。最后,鉴于互联网舆情的历史与现实表现,本文认为,互联网是网民干预社会、表达意愿的重要渠道。在这个意义上,互联网舆情应当受到正视和鼓励,而不是轻视或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