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城市化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_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城市化是优化城乡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广州市南部郊区番禺区为例,分析番禺的农村城市化历程和特征,并根据番禺的案例总结大都市郊区的农村城市化模式,最后对新型农村城市化模式的实施提出了政策建议。 第一章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并对农村城市化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综述和界定。提出构建一种基于城乡统筹的新的农村城市化模式,实现大都市郊区农村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护各方利益和社会公正,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的研究目的。 第二章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综述方向包括城市化的研究范式、国内外学者对农村城市化模式的探讨,并对国内农村城市化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归纳,包括城市化和农村城市化理论、城市郊区管治理论和城市化模式理论等。 第三章是本文的研究设计,交待了本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总结了本文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包括(1)分析番禺区从建国以来50多年内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各阶段背后的动机机制;(2)分析番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动力如何推动城市化进程,及其所产生的影响;(3)在广州城市南拓背景下,构建基于城乡统筹的新型农村城市化模式。 第四章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番禺的发展历程和农村发展历程,将番禺农村城市化划分为4个阶段,并总结了各个阶段的发展特征。 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第五章系统总结了番禺农村城市化的两大动力系统:自上而下的动力系统和自下而上的动力系统。总结的内容包括各个动力系统的表现、发展阶段和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在分析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城乡统筹和农村城市化的辩证关系,并对国内外的农村城市化模式进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番禺农村城市化的若干关键要素,包括人、文化、土地和政府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并以城乡统筹作为宏观背景,总结了新时期番禺农村城市化新的动力系统结构,包括上、下、前、后四大动力系统,构建了番禺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基于城乡统筹的番禺农村城市化的模式。 第七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本文的研究不足和待研究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和讨论。
其他文献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地图制图学的发展,也使得与地图制图相关的各种技术研究有了很大的变革。同时也使得地理信息系统这门学科逐渐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并发挥着重要的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深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and Usage and Coverage Change——LUCC)研究成为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而遥感和GIS技术为快速、准确、动态监测土地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到来。21世纪必然是全球化竞争的世纪。城市作为国家和区域的核心,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代城市不论其规模大小,都是其所在一定
学位
1990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改变以及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直接促进我国城市会展业的发展,广州是我国举办展览最早的城市之一,也是最重要会展城市之一。会展业不仅对城市经济带来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路堤工程实践已经有50余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道路的运行质量不断改善。但是,波浪和路堤纵向裂缝作为路堤沉陷病害的2个主要表现形式,病害仍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