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96年我国跻身世界第一大产钢国起,我国的钢铁企业经历了其黄金十年,那么钢铁企业生产效率如何衡量?其生产效率的变化趋势是怎样?金融市场对钢铁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钢铁企业如何获得高于平均的效率?本文正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本文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年至2007年十年间数据研究了我国钢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首先通过生产函数法估算了钢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其中本文使用了四种方法估计生产函数,从而获得其残差作为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值。分析发现1998年至2007年钢企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趋势增长良好,而从钢企层面,宝钢的全要素生产率十分突出,进而对其进行了成功关键因素分析;其次,本文对钢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考察金融市场的存量(金融深度)和结构(金融竞争强度)两方面探究金融市场化趋势对钢铁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不同企业性质(国有占比)与企业规模(市场份额)对这种影响的交互效应,从而探究了金融市场化过程中主要受益者。回归结果发现,小规模企业和国有股份占比高的企业更受益于金融深度的发展,但前者效应远大于后者。而大规模企业和国有股份占比高的企业则更加受益于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强。前者效应依然大于后者。最后本文进行总结并对建议钢企通过外延和内涵相结合的方式获得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