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1990-2010年江苏省和13个地市的工业各项能源的消费量、江苏省工业“三废”的排放和治理、人口和GDP等相关数据为基础数据,利用IPCC给出的能源碳排放系数计算出江苏省及其各地市的能源碳排放量、人均能源碳排放量和能源碳排放强度;借助SPSS18.0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计算得出江苏省及其各地市的环境质量指数。在此基础之上,运用Mann-Kendall方法进行突变点分析,以2000年、2004年和2010年为特征时点探讨了江苏省能源碳排放总量、人均能源碳排放量、能源碳排放强度和环境质量指数的格局演化。在此基础上建立VAR模型,并利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判断1990-2010年江苏省能源碳排放和环境质量之间的时间演变关系。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二者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得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影响过程和方向。最后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论证选择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于江苏省13个地市的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江苏省能源碳排放和环境质量的相关关系。本文从江苏省省级层面和13个地市层面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江苏省能源消耗不断增加,能源碳排放总量和人均能源碳排放总量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但增长率开始变小,能源碳排放量和人均能源碳排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能源碳排放强度经历了先增加后降低的过程,其分布格局为“中间低,两头高”的双心格局;②江苏省的环境质量指数演化趋势和13个地市的环境质量指数演化趋势总体一致,除了略微的波动之外,基本为下降趋势,而环境质量的分布格局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分布格局;③VAR模型结果显示,江苏省的能源碳排放量和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能源碳排放量的增加对环境质量的恶化有一定贡献但并不起决定作用,而江苏省的环境质量状况具有较大的惯性;④江苏省13个地市的能源碳排放和环境质量的分布格局呈现高度的负向一致性分布,具有高度负相关,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南京市和苏州市的能源碳排放对于环境质量的变化有较大作用,而宿迁市、连云港市、盐城市等地市能源碳排放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变则贡献较小,正好印证了前面对于能源碳排放和环境质量相关性的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