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感染斑马鱼(Danio rerio)为实验动物模型,病鱼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鳃和鳍部点状出血,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皮肤表皮与疏松层间黑色素细胞减少,囊状和杯状黏液细胞增多;鳃小片基底细胞增生,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肠黏膜上皮层可见空泡细胞,囊状细胞增多;肝脏细胞水肿、坏死;脾脏细胞核消失、脾窦扩张,可见内皮细胞坏死。进一步以SVCV病毒感染诱导斑马鱼皮肤为研究对象,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TRAQ)、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等,进行皮肤免疫应答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获得3999个皮肤蛋白,在感染24h有320个差异蛋白,其中131个上调表达,189个下调表达;在96h有181个差异蛋白,其中104个上调表达,77个下调表达。基于GO和KEGG数据库分析,结果发现主要有TLR、I型IFN、MAPK、NF-κB及补体系统等信号通路参与斑马鱼皮肤免疫应答的调控过程。根据SVCV病毒诱导斑马鱼皮肤差异表达蛋白,以GAPDH为内参基因,进一步采用qRT-PCR方法对候选基因mRNA表达水平验证分析。结果表明,SVCV病毒感染斑马鱼24h,在皮肤中补体(C3、C6、C9)、Toll样受体3(TLR3)、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核因子NF-κB(NF-κB)、黑色素瘤分化相关蛋白5(MDA5b)、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5b(Stat5b)、B细胞受体相关蛋白31(Bcap31)、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和TNF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等基因上调表达,而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C7等基因下调表达;感染96h,补体(C3、C6、C9)、TLR3、NF-κB、干扰素调节因子(IRF2、IRF7)、干扰素β(IFNβ)、干扰素诱导抗病毒基因Mx(MxB)、维甲酸诱导基因蛋白I(RIG-I)、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白介素细胞-10(IL-10)和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a(JAK2a)等基因上调表达,而C7、IRF6等基因下调表达(p<0.01)。qRT-PCR检测结果表明23个基因表达水平与iTRAQ蛋白定量结果基本一致,并且qRT-PCR值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SVCV病毒感染诱导斑马鱼皮肤黏膜免疫应答的分子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