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调查兰州市城区孕妇膳食营养状况和有氧运动情况,结合孕期并发症、妊娠结局资料,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建立针对性的地域性孕期膳食营养及有氧运动指导模式,提高孕期卫生保健服务质量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至2017年在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妇幼专科医院门诊建卡并接受孕期保健指导和问卷调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从体成分、膳食营养、有氧运动和分娩结局方面综合分析该人群健康状况及卫生保健服务情况。结果1.孕妇营养状况情况1.1孕妇体成分和基础代谢情况不同年龄段的孕妇肌肉重、脂肪重、去脂体重和体脂百分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9岁年龄段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最高。基础代谢不同年龄段之间无差异(P>0.05),但不同孕期间有差异(P<0.05),孕晚期高于孕早期、孕中期。1.2孕妇膳食状况1.2.1孕妇各类食物摄入情况利用调整过的DBI指数对孕妇整个孕期膳食进行评价,发现谷类摄入量达到推荐值的人数所占的比例较高,占76.37%;禽畜肉类摄入不足的人数所占的比例较高,占79.54%。蔬菜和水果分别有67.85%和12.55%的对象摄入不足,牛奶和水产类有超过50%的人摄入不足,油、盐均有80%以上的人摄入超标。兰州市城区孕妇孕期很少摄入奶、豆、蛋、禽畜肉类、海产品的比例分别为19.1%、25.5%、17.2%、7.4%、47.7%。蔬菜类、水果类、水产类、蛋类的摄入量具有明显的季节特点,特别是水果的摄入,夏秋季多于冬春季且以含糖量较高的水果为主。比较不同孕期膳食摄入的情况,摄入过量的程度在孕早、中、晚没有差别(P>0.05),但摄入不足的程度在孕晚期最严重,孕中期最轻;超过90%的研究对象都存在低度至中度膳食摄入失衡,尤以孕晚期膳食失衡情况最严重。膳食模式A在孕早、中、晚期出现的比例最高,达到56.64%,其次是模式D,在整个孕期出现的比例达到29.78%,兰州市城区孕妇的膳食模式不合理。1.2.2孕妇各类营养素摄入情况能量与各类营养素的摄入量不同孕期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对应孕期的RNI或AI相比,VD、VB1、VB2、叶酸、钙、镁、硒、碘等多种营养素摄入量低于推荐值。90.13%的调查对象在怀孕期间服用过营养素补充剂,叶酸制剂的服用率最高,达84.65%,其次是钙制剂,达到了22.11%。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能方面,各个孕期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合理,脂肪供能比例孕早、中、晚三期均大于推荐供能比高限(P<0.05)。2.孕妇运动情况怀孕后停止工作、不做家务和无额外运动的孕妇分别占整个调查对象的52.92%、55.18%和19.55%。不同孕期是否做家务和做运动的孕妇构成比之间没有差异(P>0.05),但孕中期和晚期依旧工作的孕妇比例与孕早期相比有所下降,并且随着孕期的推进,各类活动的总时间逐渐下降。67.69%的孕妇完全没有参加或学习孕期孕妇操等专门孕妇运动课程的打算。3.孕妇妊娠结局情况调查对象中顺产孕妇占总孕妇数的72.29%,产钳助产占3.46%,剖腹产占24.25%。顺产率、会阴撕裂程度、出血量、产程均呈现初产妇大于经产妇的情况。所有新生儿中,男婴和女婴的早产儿、过期妊娠儿的比例分别为,男婴:5.86%、0.22%,女婴:4.27%、0.36%,不同性别新生儿出生时的胎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胎龄儿分布情况在不同性别新生儿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于胎龄儿男婴比例高于女婴。孕前超重或肥胖更容易分娩出巨大儿。结论兰州市城区孕妇的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蔬菜类、水果类、水产类、蛋类摄入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不同孕期各类营养素的摄入量表现出个体摄入量不足和人群摄入适量的比例较低的双重特征,且孕晚期膳食失衡的程度最为明显。孕妇孕期有氧运动状况整体表现为低运动量,并且随着孕期的推进更趋于减少,而且缺少专业的运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