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口剧增、城镇化扩张以及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土地资源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农药化肥以及农膜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土壤污染。另外,由于人口密度增大,人类经济活动不断扩张,导致动植物栖息地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这些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辨识土地生态风险压力因子和进行有效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有利于土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土地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土壤中农药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层面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统一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来表征和评价土地生态风险。本文在研究土地生态风险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土地利用面临的生态风险源,构建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借鉴IPCC相关理论构建印江县土地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INDRM)从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三个方面构建印江县土地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建立土地生态风险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阈值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自然断点法对各指标进行量化分级,将研究区印江县生态风险等级划分为极低风险区、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较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五个等级。(2)多时段土地生态风险评价。综合运用ArcGIS技术和相关分析方法,采用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四期遥感数据,研究印江县15年内生态风险驱动机制,以栅格30m*30m作为研究单元,对印江县土地生态风险进行评价。(3)土地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为研究印江县生态风险等级变化类型的空间分异特征,以便更直观的了解区域内生态风险动态变化趋势,本文将不同年份生态风险等级图进行两两减法的叠置分析。极低风险区赋值为1,低风险区赋值为2,中等风险区赋值为3,较高风险区赋值为4,高风险区赋值为5。共得到五种变化类型,分别是:显著增长区(1-4、2-5、1-5),缓慢增长区(1-3、2-4、3-5、1-2、2-3、3-4、4-5),未变化区(1-1、2-2、3-3、4-4、5-5),显著降低区(4-1、5-2、5-1),缓慢降低区(2-1、3-2、4-3、5-4、3-1、4-2、5-3)。(4)根据印江县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等级图和现有数据分析印江县2000年—2015年15年间土地生态风险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5年间,印江县生态环境总体较好,生态风险指数较低,高风险区、较高风险区以及中等风险区在研究时间段内,面积持续减少,由2000年的10.48%降低到2015年的2.21%。极低风险区和低风险区面积不断扩大。生态风险趋于良好。根据研究结果,对印江县土地生态风险的保护提出应对政策建议:(1)关于危险性方面的政策耕地面积大的地方相应的耕作施肥量也大,同时在这些区域内,生态风险等级要高于周边的森林和草地用地。永义乡由于种植茶叶和烟草等经济作物,导致其区域生态风险明显高于周边地区,说明永义乡地区存在着严重的农业污染问题。这就要求,在永义乡地区要继续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严禁不科学的土地开发方式。对区域内土壤肥力退化的区域进行科学施肥,防止耕地退化,提高茶叶、烟草等农作物的单位产量。同时,要严格控制农田污染,避免和禁止使用污染水对农田进行灌溉,少用或者不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除草剂和杀虫剂等,保护农业区的生态环境。(2)关于暴露性方面的政策印江县是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代表区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对于生态敏感脆弱区和生态退化区尤其是鹅岭镇县城所在地周围,要运用恢复生态学相关原理和生态工程学技术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和恢复重建,扩大森林等绿色植被的覆盖面积。对于中部和东部暴露性危险因子较低的区域,要继续保持原有的发展模式不被破坏,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3)关于脆弱性方面的政策在印江县东部地区要格外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大自然防护林建设和保护,增强抵御洪涝灾害、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生态安全维护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