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变异学视角下伊万·金《骆驼祥子》英译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ming2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骆驼祥子》是我国人民艺术家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为背景,描写了那一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凉命运,在我国文学史上至今仍拥有一席之位。1945年,美国译者伊万·金将这一著作进行了翻译,当时这一译本并未征求作者本人同意,且对文章内容进行了部分的删减和更改,引起了作者本人及多方评论家的不满。然而这一译本一经出版,就大获好评,成为了闻名一时的畅销书。中国大量学者从该书的背景、时代意义以及多个理论视角对其做过探讨,但却鲜有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本文以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及伊万·金的译本Rickshaw Boy为研究对象,对该译本中存在的创造性叛逆现象进行描写和解释。本文首先对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及伊万·金英译本研究进行了详细梳理,接着对比较文学变异学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以变异学理论中的跨语际变异学为基础,拟定了本文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伊万·金英译本在跨语言语境中,存在大量的创造性叛逆,具体主要表现在译者的意译、有意误译、有意漏译和编译。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主要受语言文化机制、译者主体性、读者接受性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作者希望变异学视角下的《骆驼祥子》英译本研究能够增进我们对文学翻译的认识,进一步丰富文学翻译研究的路径。
其他文献
高校的人才培养战略路线决定了国家人才的最终高度,落实对高校教育的指导关系到未来我国人才的成就高度和发展方向,这个问题上,习总书记作出了专项的针对高校教育的"全员育人
广西西大明山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矿产资源较为丰富,迄今为止,已发现了金、银、铅、锌等10种矿产,已探明的矿床有渌井小型铅锌矿床、凤凰山大型银矿床、长屯中型铅锌矿
计算机视觉中对空间视觉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热门研究领域,而图像匹配技术则是计算机视觉对现实环境空间认知的关键环节。为使真实环境中同一场景因为光照与传感器位置及感光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为儿童常见实体肿瘤之一,占儿童恶性肿瘤的8%-12%,占儿童癌症病因的15%,有原发部位隐匿、早期诊断困难、发展迅速、恶性程度高和早期转移等特点
针对目前水体有机污染严重及水中致病菌难处理等问题,快速、高效且零污染的环境修复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具有降解彻底、无二次污染、能量来源丰富等优点,在环境治理、太阳能燃料和生化医疗等领域都具有巨大潜力。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是一种非金属半导体光催化剂材料,有着类似于石墨的二维层状结构、合适的禁带宽度、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是目前极具竞争力的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