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中风后失眠是中风患者中极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的整体康复,同时还会增加中风复发的危险。揿针埋针是中医院护士的临床操作技能之一,揿针不仅秉承了传统针刺的优点,且疼痛感小,患者依从性好,适宜临床推广。大量研究表明,揿针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疾患,如神经、呼吸、消化、内分泌等系统疾病,疗效确切。目前对于揿针治疗失眠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临床对揿针干预中风后失眠的研究少见,因此,本研究拟通过观察揿针埋针干预中风后失眠的效果,旨在为中风后失眠患者提供更经济、有效、易操作的护理干预方案,促进机体康复,提高中风后失眠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观察揿针埋针对中风后失眠的干预效果。
[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选取在2017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及康复科住院60例中风后失眠的患者,按入住病房不同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予以中风病的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对照组予右佐匹克隆每晚口服的方法进行睡眠干预;干预组在右佐匹克隆每晚口服基础上予揿针埋针干预。在干预4周后,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失眠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学指标测量。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两组间基本资料分析:两组间社会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指数、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中风病程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在失眠临床疗效方面:干预组30例,临床治愈5例,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30例,临床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中医证候学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中医证候学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但干预4周后干预组的中医症候学指标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4、在PSQI量表评定方面:干预4周后干预组的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干预后PSQI各项指标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P<0.05);干预组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及总评分方面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两组患者在干预过程中不良反应的情况:两组均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干预组有2例患者在干预中出现乏力不良反应;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乏力、瞌睡等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揿针埋针干预能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情况,其干预效果要优于单纯右佐匹克隆干预。
2.揿针埋针能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的中医证候学指标,提升其整体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缓解日间功能障碍。
[目的]观察揿针埋针对中风后失眠的干预效果。
[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选取在2017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及康复科住院60例中风后失眠的患者,按入住病房不同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予以中风病的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对照组予右佐匹克隆每晚口服的方法进行睡眠干预;干预组在右佐匹克隆每晚口服基础上予揿针埋针干预。在干预4周后,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失眠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学指标测量。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两组间基本资料分析:两组间社会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指数、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中风病程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在失眠临床疗效方面:干预组30例,临床治愈5例,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30例,临床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中医证候学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中医证候学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但干预4周后干预组的中医症候学指标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4、在PSQI量表评定方面:干预4周后干预组的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干预后PSQI各项指标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P<0.05);干预组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及总评分方面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两组患者在干预过程中不良反应的情况:两组均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干预组有2例患者在干预中出现乏力不良反应;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乏力、瞌睡等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揿针埋针干预能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情况,其干预效果要优于单纯右佐匹克隆干预。
2.揿针埋针能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的中医证候学指标,提升其整体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缓解日间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