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埋针对中风后失眠干预效果的临床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y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中风后失眠是中风患者中极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患者的整体康复,同时还会增加中风复发的危险。揿针埋针是中医院护士的临床操作技能之一,揿针不仅秉承了传统针刺的优点,且疼痛感小,患者依从性好,适宜临床推广。大量研究表明,揿针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疾患,如神经、呼吸、消化、内分泌等系统疾病,疗效确切。目前对于揿针治疗失眠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临床对揿针干预中风后失眠的研究少见,因此,本研究拟通过观察揿针埋针干预中风后失眠的效果,旨在为中风后失眠患者提供更经济、有效、易操作的护理干预方案,促进机体康复,提高中风后失眠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观察揿针埋针对中风后失眠的干预效果。
  [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选取在2017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温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及康复科住院60例中风后失眠的患者,按入住病房不同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予以中风病的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对照组予右佐匹克隆每晚口服的方法进行睡眠干预;干预组在右佐匹克隆每晚口服基础上予揿针埋针干预。在干预4周后,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失眠临床疗效,中医证候学指标测量。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两组间基本资料分析:两组间社会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指数、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中风病程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在失眠临床疗效方面:干预组30例,临床治愈5例,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30例,临床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中医证候学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中医证候学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但干预4周后干预组的中医症候学指标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4、在PSQI量表评定方面:干预4周后干预组的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干预后PSQI各项指标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P<0.05);干预组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及总评分方面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两组患者在干预过程中不良反应的情况:两组均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干预组有2例患者在干预中出现乏力不良反应;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乏力、瞌睡等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揿针埋针干预能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睡眠情况,其干预效果要优于单纯右佐匹克隆干预。
  2.揿针埋针能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的中医证候学指标,提升其整体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缓解日间功能障碍。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收集先天性肌无力综合症(CMS)家系患者的临床信息和生物样本,研究临床表型与致病基因之间的关系,构建基因型与表型关系谱,为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童康复科确诊的CMS家系。患儿是一名3岁1月的女孩,自2岁3月开始出现走路步态不稳,易摔倒,患儿系G3P2,父亲46岁,身体健康,母亲46岁,常有四肢无力,尤其前臂明显,不能走远路,感冒时
Micro-RNA(也称为miRNA)是长度为20-25bp的非蛋白质编码RNA,其主要是通过抑制其靶基因的mRNA降解,导致翻译效率的变化,从而起到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表明,许多miRNA在乳腺癌中异常高表达,并对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包括乳腺癌转移过程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miR-27a水平显著增加。在前期的研究
学位
期刊
目的  1.了解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5月间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检测菌株对氯己定的耐药性,为临床有效控制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和合理使用氯己定消毒剂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肺炎克雷伯菌对氯己定产生耐药的可能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为有效预防氯己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出现提供理论依据.  3.研究诱导氯己定耐药肺炎克雷伯耐药菌株对临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改变,并
目的:  研究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在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具体应用,分析全腹腔镜胃癌手术中三种常见消化道重建方式分别应用ERAS的临床效果,探索ERAS在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规范化、个体化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台州医院胃肠外科手术治疗的279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其
学位
目的:  研究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手术前后的调节功能;分析其术前主导眼与非主导眼之间调节功能的差异以及异于正常人群的可能原因;进而探讨间歇性外斜视在发病过程中调节功能对眼位控制的可能作用机制;根据斜视矫正术后单眼及双眼调节功能的变化,推测斜视手术对调节功能的影响;通过对术前术后融像及调节功能改善的比较,进一步证实术后双眼视功能对眼位维持的意义。  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年6月至8月就诊
目的:利用高分辨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SD-OCT)成像技术,探究特发性黄斑前膜术前黄斑区视网膜亚层组织形态变化与术前、术后视力的相关性,以期能够找出预测特发性黄斑前膜术后视力恢复的可靠量化指标。  对象和方法:收集本院2016.06至2018.06期间确诊为特发性黄斑前膜的患者资料,基于SD-OCT图像的特发性
期刊
会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