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解放日报》对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的宣传研究

来源 :延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minyi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报党刊是党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延安《解放日报》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它在舆论宣传和政治动员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对宣传工作作了明确的规定,确立了党报接受党的领导,是党喉舌的基本原则。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后,其“党报”的性质更加明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解放日报》为阵地,不断进行新闻宣传报道,阐述重大方针、引导价值取向、宣传政治理论等等,报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主要以延安《解放日报》对劳模运动的宣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宣传劳模运动的背景、过程的分析,浅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通过报纸实现对群众的组织发动,进而实现其政治主张,以期对当今的新闻报道、舆论宣传以及政策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和陕甘宁边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困难初期,毛泽东号召全体党员和边区群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劳模运动亦随之发起。《解放日报》紧跟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对劳模运动进行宣传报道。从报纸中,我们可以整理出劳模运动宣传的基本脉络。1942年之前,《解放日报》对劳动英雄进行零星报道。1942年后报纸始对劳动英雄开始有目的、成规模的报道,具体表现为,在农业和工业生产战线中寻找出两位“典型”劳动英雄——吴满有和赵占魁,使用新闻传播技术和规律对该人物和事件进行报道。1943年—1944年,对劳动模范及劳模运动的报道占据了报纸的大量篇幅,其规模和程度进一步加深,领域不断扩展,并赋予了该项运动更多的价值。1945年后,报纸对劳模有关运动逐渐减少,并逐渐恢复新闻所具有的客观性,后沉寂。这一过程大体仍遵循从零星发端到大规模兴起再到渐渐式微直至沉寂的规律。同时,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思路以及组织领导方法也不断改进,对组织领导群众工作更加娴熟,群众路线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也让它的内容和方法更加丰满。中国共产党在这个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执政和治理能力,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组织基础和物质基础。本文以延安《解放日报》为阵地,通过研究分析报纸对这一群众运动的宣传报道,进而解析这一大规模持续性宣传劳模及劳模运动的意义以及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运动的内在原因和逻辑。
其他文献
乡镇管理部门是目前我国是我国最基层的社会管理行政组织,乡镇管理涉及的都是基础性工作,在这些地区,基层工作成为社会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乡镇公务员有的工作压力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的压力大很多,这是因为他们是乡镇工作的载体,他们的工作内容在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变得更稳繁琐和复杂,工作量也越来越大。而他们在工作中承受的这些压力对他们生理、心理和生活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他们在工
政府形象作为政府的一种无形资产,对于政府的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政府形象有助于优化政府的服务理念,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凝聚力以及号召力,使得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得到保障,同时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各个领域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几年,突发公共事件频繁爆发,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也危及着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社会的动荡,给政府形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危险与机遇向一对双生子,往往
党员干部是指具有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份的干部,是整个干部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乡镇党员干部是同时具备党员和乡镇干部两个身份的社会群体,是我国在基层一线的执政骨干、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用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乡镇党员干部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侧重于乡镇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活动。新时代关注和研究乡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增
鸿都门学创立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作为一个借学术机构名义而行储备、输送人才之事的特殊政治机构,鸿都门学的创立成为灵帝官制改革及政治组织结构调整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鸿都门学的创立主要在于,东汉后期豪族官僚阶层离心倾向的急剧膨胀,导致了桓灵时期专制皇权发起党锢,以期实现对外朝豪族势力的压制以及皇权支配下的秩序调整。但党锢之后,豪族世家虽受冲击却凭借其渗透于中央、地方间的内在根基,对东汉政权的运行体系仍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辉煌发展的时期,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时期。这一时期,随着理论上的发展、思想上的成熟、组织上的壮大,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和推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也在不断深化。张闻天是无产阶级理论家、革命家,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的较长时间里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长期主管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在总结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颇具个人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我们解决新时代思想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新中国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只有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推动国家发展和长治久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将人民群众获得感上升到更高位置。2015年,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强调: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此后,“人民群众获得感”一词迅速流行开来。从客观上来看,人民群
美国犹太社团是美国国内一个历史悠久、势力较大的犹太人团体,该社团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尤其是美以关系有着重大影响。以色列是世界犹太人的共同家园,由于对以色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美国犹太社团经常将以色列的利益作为出发点积极游说美国政府,在政治、经济上给予以色列积极支持。正是这种支持,使得美国和以色列形成一种非常密切的特殊关系。但是随着以色列在阿以冲突中地位的扭转,特别是以色列对被占领土巴勒斯坦人的高压政策,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经典之作。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和埃德加·斯诺为它的诞生和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此著作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它的广为传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不仅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也对当代社会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正文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部分主要论述《红星照耀中国》的问世。20世纪30年代,中共在国民党的封锁、造谣污蔑下,面临着严重的形象
《帝范》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著作,内容囊括了唐太宗的政治经验和治国理念,这对于唐初政治史及思想史有重要研究价值。全书以君德贯穿起来的儒家“王道”政治理想为理论设计,和以政治现实为其出发点。本文从政治思想的视角探究《帝范》主体内容,而唐太宗时期具体政治操作反过来又印证了他的政治思想。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帝范》篇数、写作目的、行文特点和各篇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简单介绍了《帝范》的流传状况
哲学教育是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和保持党员干部纯洁性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看到党员干部在思想路线上存在诸多问题,需用哲学教育展开思想洗礼,便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国情、中国实际相结合,汲取中国传统优秀哲学,对全党进行系统的哲学教育,使全党思想、政治、路线上达到空前统一,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奠定坚实基础。新时代研究延安时期党员干部哲学教育,总结哲学教育历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