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批评话语分析角度阐释《劝导》中的性别关系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id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重点是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费尔克劳夫认为(1989),权力往往通过意识形态来发挥作用。批评话语分析的目的在于揭露那些隐藏在语篇背后的诸如阶级意识、权力意识以及不平等的性别关系等。在众多的研究主题之中,性别歧视现象是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重点之一。以往学者较多地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来研究大众语篇以及官方话语中所隐含的权力关系,很少将批评话语分析理论运用到文学语篇的研究之中。本文将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视角探究文学作品《劝导》中的性别关系。前人对《劝导》的研究大都是从文学批评或文学赏析角度进行的,本论文将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研究《劝导》中的语言特点,通过分析小说的语言特点,来揭示小说中隐含的权力关系、性别不平等现象以及女性是如何为争取自身的权力而进行抗争的。功能语言学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了有力的分析方法。因此本研究将采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相关理论为语篇研究工具,对小说中的语言从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以及词汇分类角度进行阐释。使用Word2003的查找功能以及人工核查来统计词汇、及物性过程、情态、语态在作品中使用的频率。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对比分析,考察男女不同的语言特征。本文通过对《劝导》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揭露出作品中所隐含的性别意识以及语篇中存在的不平等的性别关系。通过解析作品中男性和女性的语言特点,印证了在当时的社会中男性处于主导地位,而女性则受控于男性,处于被动从属的社会地位。此外,通过解析男女对话中女主人公语言的变化,本文还发现女性逐渐敢于挑战男性的主导地位,并为争取自身的话语权做出抗争。这些发现表明了作品中存在女性主义意识的萌发。希望本研究能为性别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
其他文献
克莱福德·奥德茨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戏剧运动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醒来歌唱》描写了大萧条时期发生在伯杰一家的生活故事,揭示了中产阶级家庭面临的的生存困境。阿瑟·
大国战略思想贯穿了整个俄罗斯的千年历史。大国理念在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斯大林等俄罗斯统治者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大国战略思想的根源,就在于深入俄罗斯人内
非政府组织具有填补国家福利职能和市场公益职能缺失的特性,起到为个人在追求公共目标中发挥个人创造性提供组织中介的作用,因而,全球及国内兴起的非政府组织成为一支推动男
享有“第四阶级”和“看门狗”盛誉的美国媒体似乎一直对美国政府持批判的态度。然而在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中,大多数美国媒体的报道与美国政府的宣传惊人的一致。伊拉克拥有大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享誉文坛的女作家,也是英国文学界的一颗不老松。她曾经四次获得英国最高文学奖“布克奖”提名,也是2007年诺贝尔文学终身成就奖得主。莱辛的作品体裁多样,主
在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中,由于受到原作中心论和作者中心论的影响,译者长期处于隐身的状态。在忠实原则的指导下,译者又努力的寻求原作和译文间的契合,这就使得译者在翻译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