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科技的发展不断突破着人们已有的认知边界,不仅从技术层面建构着当代电影的制作方式和流程,并在科学理念与理论假设层面对当代科幻电影叙事的观念表达与文本的建构逻辑产生了深刻地影响。其中,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对微观世界事物本质的揭示,在不断僭越,甚至是颠覆着经典力学固有的“确定性”原理及其认知范式的同时,也在未来、时空、后人类,以及存在的可能性等层面,在不断重构着人们一种新的认知和观念。伴随量子力学在各领域取得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事物的不确定性已然成为一种普遍性共识。与此同时,太空探索、基因改造、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对人类整体的不确定性影响,不断放大着自工业革命、冷战核威胁以来,人类精神层面的压抑与困惑。这其中,包括以“克苏鲁神话”和“平行宇宙”等为代表的科幻类型,作为当代社会心理的集中映照,所折射出的恰恰是一种基于“对未知的恐惧”的“集体性认同危机”,甚至是对人类自我主体性的质疑。正是基于此,“不确定性原理”在观念层面对当代好莱坞科幻电影的统摄,在观念表达和文本建构逻辑层面直接体现于围绕人与科技、人与世界以及人与自我、与未来的关系而展开,一方面,对世界真相进行探究和追问,叙事重点旨在呈现存在及其多种可能性;另一方面,借助对“集体性认同危机”的反思,聚焦于现代科技发展的伦理问题,唤起人们对未来科技的发展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深入地思考。因此,科幻电影通过“时间假象”和“不可能空间”的叙事建构,彰显世界规则的不确定性,文本的意义建构模式也脱离了基于确定性认知的主客体二元架构,转向主体间性哲学所表达的共存图景。“后人类”时代带来的身份认同焦虑和矛盾,以及人工智能携带的伦理问题,正是人与技术之间纠缠且共存关系的延伸,体现出以“去人类中心化”为核心的后人类主义观念。而“矩阵模拟”假设对人类起源及处境的猜测,更是从根本上颠覆了以往哲学话语中的存在主体,映射着技术对人的规约,以及科技革新所导致的人类对自我、世界认知的不确定心理。由此,“不确定性”作为当代人的精神指向,已然成为当代科幻电影的重要特征。同时,围绕“不确定性”的文本建构逻辑,构成叙事进程中“不稳定性因素”的核心运作机制,关乎着观众体验过程中的动态反应。并以此为切入点,构成电影文本与社会泛文本的内在关联,建立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深层互动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