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类手术麻醉中,与传统盲探穿刺神经阻滞相比,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更为安全,高效。有研究表明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能够针对性的阻断手术区内支配的神经,使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减少阿片类麻醉药物的用量从而减少其不良反应。但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关注髂筋膜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影响,髂筋膜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的情况尚不明确。目的:研究与单纯全身麻醉患者对比,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疼痛评分、术中麻醉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探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患者围术期管理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选择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二部2018年10月到2019年1月期间住院拟行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40例。其中ASA(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III级,年龄65-90岁,BMI(Body Mass Index,身体质量指数)18.6~29.7 kg/m~2。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单纯全身麻醉组(A)和髂筋膜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B),每组20人。各组患者术前均由麻醉医生进行术前访视,向患者交代病情,患者了解病情同意麻醉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的术中麻醉都由同一名麻醉医生执行,手术由同一组外科医生完成。A组正常进行全麻诱导,B组在全麻诱导前给予0.3%罗哌卡因30ml行髂筋膜阻滞。两组患者术中均只凭静脉麻醉维持。控制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在40~60之间,保证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呼吸循环稳定。若术中血压波动超过术前血压的20%,可采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调整。观察并记录患者入手术室20分钟后(T0)及术中(T1)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术中丙泊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的总用量,同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液体入量、术中输血量、出血量。术后患者苏醒后,送入麻醉恢复室观察20~30分钟,待生命体征稳定,VAS≤4送回病房。观察并记录术后0.5h(T2)、术后6h(T3)、术后20h(T4)的SBP、DBP、HR、静息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活动后视觉模拟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及术后患者谵妄的情况。以上患者的所有评分均由同一名麻醉医生进行,且该麻醉医生不清楚患者的麻醉方式及具体情况。结果:1.比较A组与B组的收缩压:在术后0.5h,A组收缩压大于B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在术后6h,A组收缩压大于B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2.比较A组与B组的心率:在术后6h,A组心率大于B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3.比较A组与B组的静息VAS评分:在术后6h,A组评分大于B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4.比较A组与B组活动后VAS评分:在术后0.5h,A组评分大于B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在术后6h,A组评分大于B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在术后12小时,A组评分大于B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5.与B组相比,A组术中异丙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药物使用量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均未出现术后谵妄的患者。结论: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中,与单纯全身麻醉组相比,髂筋膜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的老年患者术后血压心率稳定,有利于患者平稳安全的度过围术期,符合快速康复的理念。且髂筋膜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术后静息及活动后的疼痛评分小,术中阿片类药物,静脉麻醉药用量减少,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术后镇痛效果好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