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用风险作为金融市场中最古老的风险形式之一,是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各种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各经济体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与复杂,信用风险的度量成为各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核心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外比较成熟的信用风险的度量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探索更加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文章首先概括了信用风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介绍了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由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到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演变过程。然后,通过现代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要四种模型进行比较,选取了KMV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
本文通过对原始KMV模型的部分参数进行修正,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对违约距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KMV模型在我国有一定的适用性;资产价值的波动率与公司的违约风险呈现了正相关关系,即资产价值的波动率越大,违约距离越小,违约概率越高;在所设定的五种违约点中,当公司的违约点设定为为2.03倍的短期负债加上0.42倍的长期负债之和时,能够最好的识别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