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市作为一个筹集资金和配置资源的手段,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学术界对股市的关注和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股市的涨跌受到了经济中各个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西方国家股市和货币政策的发展实践来看,货币政策的变化经常会引起股市的震荡,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这两个中介指标,在其传导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和利率的下调,都可以推动股市的上涨.然而,通过对美国股市的观察,作者发现,同样是利率下调事件,在不同的时期对股市的作用大小却完全不一样,有时引起股指显著上涨,有时股指无明显变化,而有时却会导致股指显著下跌.扩张的货币政策到底会如何影响股票市场?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在这一机制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货币政策和股市的起步都比较晚.直到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中国才开始形成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股市的产生也是以90年代初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的.但经过最近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机制日趋完善,股市也逐渐成熟,规模不断扩大.那么货币政策是否与西方国家一样,也能对股市产生重大影响?这些都是该文所要解决的问题.从文章的整体构架上看,该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文章结构和预期结果;第二部分介绍货币政策影响股市的理论基础及传到机制;第三部分为文献综述,主要介绍学术界对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第四部分结合了中国现状,选取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代表变量,通过实证的方法,来检验货币政策变化对股市超额收益的影响;第五部分主要在前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第六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