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ji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市作为一个筹集资金和配置资源的手段,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学术界对股市的关注和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股市的涨跌受到了经济中各个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西方国家股市和货币政策的发展实践来看,货币政策的变化经常会引起股市的震荡,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这两个中介指标,在其传导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和利率的下调,都可以推动股市的上涨.然而,通过对美国股市的观察,作者发现,同样是利率下调事件,在不同的时期对股市的作用大小却完全不一样,有时引起股指显著上涨,有时股指无明显变化,而有时却会导致股指显著下跌.扩张的货币政策到底会如何影响股票市场?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在这一机制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货币政策和股市的起步都比较晚.直到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中国才开始形成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股市的产生也是以90年代初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的.但经过最近十多年的发展,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机制日趋完善,股市也逐渐成熟,规模不断扩大.那么货币政策是否与西方国家一样,也能对股市产生重大影响?这些都是该文所要解决的问题.从文章的整体构架上看,该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文章结构和预期结果;第二部分介绍货币政策影响股市的理论基础及传到机制;第三部分为文献综述,主要介绍学术界对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第四部分结合了中国现状,选取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代表变量,通过实证的方法,来检验货币政策变化对股市超额收益的影响;第五部分主要在前文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第六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产融结合现在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发展模式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我国经济政策和相关法律的特殊性,导致我国的产融结合主要是“由产到融”的模式。但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单从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倍数来看,改革开放初为2.6至2.8倍,到九十年代未扩大到3.5倍。城乡差距的扩大已经成为影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产品日益多样,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家庭参与金融市场以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愿望愈来愈强。家庭金融也逐渐成为金融学中继公
由于随机模型广泛地应用于金融、工程等领域,随机系统的控制理论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在很多工程领域,人们希望动力系统的轨线能够在有限时间收敛到平衡点,这样系统不仅收敛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