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的经济控制思想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aixin_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初在无为而治的统治下,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在社会繁荣景象的背后,矛盾丛生。为了从根源上解决社会矛盾可能引发的统治危机,西汉思想家和政治家纷纷提出主张,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种经济控制思想分别是:董仲舒继承发展儒家经济思想,提出限田论,不与民争利等经济控制思想;司马迁的经济控制思想主张继续奉行汉初黄老不“与民争利”,“善者因之”是最高明的经济管理政策;形成于西汉前中期的轻重论,内容极为丰富,核心是主张封建政府运用控制货币、物价等经济手段,使经济运行过程处于封建朝廷的有效操控。董仲舒、司马迁的经济控制思想与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国家的时局发展存在一些矛盾,不能很好适应汉武帝“更化”的要求。相反,轻重论能更好顺应集权政治的需要,所以,它成为了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进行经济控制的主要思想。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的经济控制思想,由于时代环境的变化发展,在控制目的、控制对象、控制手段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时代特征:首先,由于封建生产关系早已确立,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的经济控制重点是推进生产力的发展,达到富安天下的目的;其次,“素封”阶层的崛起,使经济控制的对象变成了那些富比王侯的富商大贾;最后,经济控制的手段除了使用行政、法令等强制性手段外,更强调政府利用经济运行的规律控制经济。汉武帝在以轻重理论为指导的经济控制思想的指导下,重用张汤、桑弘羊等人,对国家财政(税收、货币)、资源、市场进行控制,达到了打击民间富商大贾,消除地方割据势力,解除匈奴侵扰的目的,对大一统国家的巩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武帝晚年社会状况急转直下,统治者对封建国家经济控制思想给予重新定位,他们在肯定封建国家经济控制思想的同时,把控制的对象又转向了“重农”。在武帝逝世后,继任者仍然坚持经济控制,只是在对封建国家经济控制的方式、对象方面产生分歧,为此还展开了一场大辩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盐铁会议”,其结果是以桑弘羊为首的御史大夫们的论调占据上风。汉代封建国家经济控制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西汉以后的封建社会里,无论在重农方面(屯田、占田、均田等),还是在经济改革方面(第五琦、刘晏盐税改革;王安石变法等)都起到过重要作用。随着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出现过“反控制”的言论(叶适、丘浚等),但是在整个封建社会,封建国家经济控制思想一直都被统治者视为统治思想,直到封建社会末期,在商品经济大规模地发展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本文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运用经济史学理论方法、逻辑法、比较分析法对汉武帝时期封建国家的经济控制思想进行史论结合研究,重点分析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控制与大一统国家具有的内在一致性,即经济的控制起到了巩固政治的作用。
其他文献
WSN技术从开发到如今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其应用也从刚开始的军用逐渐走向民用。本文介绍了WSN的起源,国外的发展情况,国外知名厂家。尽管WSN目前仍处于初步应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方法】将调查对象分为溃疡组和对照组各120例,采用年龄分层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运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中医体质调查。【结
乳腺癌是除非上皮来源肿瘤中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美国平均每3名女性中就有一名患乳腺癌,是女性肿瘤致死中的第二大原因,给政府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目前,乳腺癌主要是
从病机、治疗、用药三方面阐述了刘完素治疗消渴病学术思想。刘完素创造性提出玄府郁闭,气液流行受阻的消渴病机理论,治疗上重视开通玄府郁结,宣通气血津液,倡导辛散风药的应
采用镁粉(Mg)和氯化铵粉末(NH4Cl)做双重辅助添加剂,铝粉与氮气为反应物,采用直接氮化法制备出低成本的氮化铝粉末样品。采用XRD和SEM分别进行了物相分析与形貌观察,并分析了
目的:探讨膝关节人工单髁置换治疗晚期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1年9月我院采用膝关节人工单髁置换且随访超过2年的单间室病变的骨性关节
自钻地弹等高速武器诞生以来,弹药火工品的高过载研究便相继进入研究的活跃领域,逐步成为近年来军事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研究高过载的重点基本还是弹丸的高
自组装现象是一些组成单元自发的组成规则结构的现象。只要满足条件,无论是分子级别的组成单元还是大尺寸的组成单元,都会发生自组装现象。电纺技术是一种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
固定轨道的卫星遥感、中高空有人航空摄影和固定翼无人机由于受航高和空间摄影姿态限制(垂直或小角度摄影),仅能获得部分主体建筑的高度信息和顶部纹理信息,难以满足城市建筑
《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著名经典之一,约成书于战国年代,流传至今的版本有几百种,诸多版本中,年代较早的有郭店竹简《老子》和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但此两者残缺较多,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