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相关尿路感染早期预警评分表的构建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hacker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Meta分析明确脑卒中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2.基于Meta分析结果,经专家小组讨论,建立脑卒中相关尿路感染早期预警评分表。3.收集病例资料,对所构建的预警评分表进行验证。方法:1.计算机检索国内外脑卒中相关尿路感染的队列、病例对照研究,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价文献质量,纳入评分6星及以上研究。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检验水准α=0.1)、敏感性分析以及发表偏倚识别,计数资料用比值比(OR)为效应指标。2.初步纳入经Meta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院感科医护人员,对评分表条目的增添、分层、归类及选项的赋值、说明进行讨论与调整,依据Meta分析OR值为各危险因素赋值,1.2≤OR<1.5为弱关联(1分),1.5≤OR<3为中等关联(2分),3≤OR<10为强关联(3分),构建预警评分表。3.回顾分析山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7年12月的脑卒中住院患者,统计每例患者尿路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及预警评分值,对评分表的预测效果进行验证。采用Epidata 3.1及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由于非感染组预警评分值不服从正态分布,两组分值对比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绘制ROC曲线,通过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其预测能力,取约登指数最大值为最佳截断值,分析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与阴性似然比。依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危组与低危组,两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比较采用?~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1.Meta分析共纳入23篇文献,分析相关因素16项,结果显示:“排尿困难”、“留置导尿管”、“低蛋白血症”、“年龄≥60岁”共4项危险因素与尿路感染的关联强度强;“出血性卒中”、“意识障碍”、“房颤”、“女性”、“糖尿病”共5项关联强度中等;“卒中史”1项关联强度弱;“病灶偏侧”、“高脂血症”、“高血压”、“心力衰竭”、“COPD”及“吸烟史”共6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医学、护理学及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的11名专家参与了小组讨论,职称均为中级及以上。经讨论增加“尿失禁”因素的纳入,将“意识障碍”按程度分为两层,将“留置导尿管”按留置时间分为两层,将排尿情况相关的危险因素归类。最终形成的预警评分表包括9个项目,具体内容及赋分结果为:出血性卒中=2,女性=2,“年龄≥60岁”=3,糖尿病=2,房颤=2,低蛋白血症=3,卒中史=1,意识(嗜睡-昏睡=1;昏迷=2),排尿情况(尿失禁=2;排尿困难=3;“留置导尿管<7天=2”;“留置导尿管≥7天”=3)。3.共回顾分析171例病例资料,感染组(18例)与非感染组(153例)预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截断值为7.5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61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和77.8%,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3.75和0.21。该评分表总分20分,0-7分为低危组,8-20分为高危组,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实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排尿困难”、“留置导尿管”、“低蛋白血症”、“年龄≥60岁”、“出血性卒中”、“意识障碍”、“房颤”、“女性”、“糖尿病”及“卒中史”为脑卒中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2.基于Meta分析与专家意见构建的脑卒中相关尿路感染早期预警评分表,具备科学性及实用性,经验证预测能力好,可为临床上早期筛选高危患者和制定护理策略提供一定参考。
其他文献
<正>从二战结束以来,居民的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医疗等福利设施的不断完善,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原因,全球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养老需求的范围不断扩大。作为养老方式之一的养老公寓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醚多元醇(N2 10 )、1,4 -丁二醇(BDO)、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环氧树脂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水性聚氨酯树脂。研究了体系R值(NCO/OH)、BDO含量、DMPA
景教是有确切历史记载及证明的最早传入中国的基督教派别。景教属于基督教的聂斯托利派,聂斯托利派曾被基督教判定为"异端",进而被西方世界所排斥,主要在东方世界传播,因此被
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因具有抱团发展的优势,城市群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群发展历程,并指
快节奏的时代催生出数以千万计精致的“利己主义”,这些“利己主义者”们视天下万事于无暏,只在乎自己的得失。鲁迅先生病逝前不久曾挥笔写下“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以表忧天下之忧。将死之人尚将天下视为己任,新时代的青年们、祖国的花骨朵、未来的顶梁柱怎可只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摒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呢。时代的变化并非青年人失掉这种情怀的借口,青年人应该在长期的学习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