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基于时间-活动模式评价PM2.5个体暴露水平的研究目的:基于微环境PM2.5浓度和时间-活动模式评价PM2.5个体暴露水平,并探讨其与微环境PM2.5监测浓度的相关性。方法:于春、夏、秋、冬四季对在校研究生(n=20)日常活动的微环境(校园环境、办公室、实验室、宿舍)各进行连续7日的PM2.5日均浓度监测,同步对研究对象进行PM2.5暴露的个人时间-活动模式调查,并评估个体PM2.5日均潜在暴露剂量(以下简称个体PM2.5潜在暴露剂量)。用混合线性模型评价微环境PM2.5浓度对个体PM2.5潜在暴露剂量的影响。结果:在研究的四个季节,个体PM2.5潜在暴露剂量的中位水平(四分位间距)分别是784.16(543.24)μg/day、639.05(309.35)μg/day、1379.39(1091.06)μg/day和1722.53(1053.44)μg/day。不同微环境PM2.5日均浓度对个体PM2.5潜在暴露剂量的贡献大小依次为:办公室>宿舍>实验室>校园环境。在研究的四个季节,办公室或宿舍空气PM2.5日均浓度与个体PM2.5潜在暴露剂量有关(all P<0.05)。结论:微环境空气日均PM2.5浓度及每日个人行为活动模式共同影响个体PM2.5潜在暴露剂量。室内空气PM2.5浓度对个体PM2.5潜在暴露水平的贡献量大于室外PM2.5浓度。第二部分PM2.5个体暴露水平与青年人群呼吸系统损害的关联研究目的:研究PM2.5个体暴露水平与青年人群呼吸系统损害的关联性。方法:用混合线性模型定量评价研究对象个体PM2.5潜在暴露剂量对健康测量指标(包括呼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 NO)、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血浆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血浆子宫珠蛋白(uteroglobin,UG)以及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0)、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和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的影响。结果:个体PM2.5潜在暴露剂量每增加1个四分位值(948.38μg/day),当日、滞后第5日及滞后0~3日、0~4日的Fe NO水平分别增加9.07%(95%CI:2.20%,15.95%)、9.04%(95%CI:1.02%,17.05%)、9.24%(95%CI:1.08%,17.40%)和10.72%(95%CI:0.01%,21.43%);滞后第2日、第3日和滞后0~3日、0~4日的血浆IL-1β水平分别增加103.09%(95%CI:46.95%,159.23%)、95.31%(95%CI:60.66%,129.96%)、99.86%(95%CI:35.20%,164.53%)和83.50%(95%CI:17.14%,149.86%);滞后第2日的FEV1.0水平下降了1.49%(95%CI:0.18%,2.80%);滞后第2日、第3日、第5日以及滞后0~2日、0~3日的MVV水平分别下降了9.60%(95%CI:4.90%,14.29%)、7.42%(95%CI:1.18%,13.65%)、11.81%(95%CI:4.55%,19.07%)、12.34%(95%CI:3.89%,20.78%)和10.56%(95%CI:0.61%,20.52%)。结论:个体PM2.5潜在暴露剂量对青年人群Fe NO及外周血炎性因子IL-1β水平产生正效应,但对其肺功能指标产生负效应,两种效应均呈现一定的滞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