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费用效益分析法产生于19世纪,它是作为评价公共事业部门投资的一种方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环境公害事件屡屡发生,经济学家开始将费用效益分析法应用于环境污染控制决策分析,对环境质量的变化进行评价。近年来各项工业规划的实施在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对区域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彰显。人们开始认识到,工业规划实施所产生的负面环境影响在规划阶段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规划环境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针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估,将环境影响的费用和效果转化为易于比较的数据,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为规划决策提供支撑。本文在对工业规划环境影响费用效益分析相关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将工业规划评价指标与费用效益分析法中的费用指标和效益指标相结合。依据从规划层次得出的费用、效益指标,针对工业规划环境影响的特殊性,界定工业规划环境影响费用效益分析的空间范围和时间尺度,确定了工业规划环境影响费用效益分析的两大类指标:环境费用评价指标和环境效益评价指标,建立了工业规划环境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指标体系。将构建的工业规划环境影响费用效益分析指标体系应用于红沙岗矿区规划和嘉东、嘉北工业区规划。结果显示,红沙岗矿区规划实施后每年带来的环境经济净效益为7929.71万元,环境效益费用比为4.43;嘉东、嘉北工业区规划实施后每年带来的环境经济净效益为3285.55万元,环境效益费用比为2.07。两个规划从近期来看环境经济效益显著,具有外部经济性和可行性,规划的实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考虑工业规划环境影响长期性的特点,本文对工业规划运营中期和终期的环境影响费用效益分析工作提出了评价框架,希望能把中期和终期的费用效益分析工作与工业规划环评中跟踪评价的内容相结合,对前期的环境影响费用效益分析工作进行跟踪调查并及时调整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