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是一种典型的盐沼湿生植物,在盐渍重的地方常纯群分布,是最耐盐的高等陆生植物之一。本文以新疆吐鲁番艾丁湖盐角草为研究对象,从实验分析、野外调查两个方面对该物种的生物学特征及其种子异型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生物学特征研究表明:随着土壤水分增加,盐角草的盖度变化并不明显,伴生种的种类与数量增多;随着盐分的加重,盖度变化同样不明显,但伴生种减少,达到一定盐分浓度的地区常形成纯群分布;说明特殊的盐分、水分需求是影响盐角草种群特性的重要因子。生长密度与株高、根冠比、质量、分枝数呈负相关性。分枝数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密度呈显著负相关,而密度与土壤水分呈负相关,与土壤盐分呈正相关,说明土壤含水量越高、含盐量越低种群生长密度降低,单株个体高大产生更多的分枝。(2)萌发实验表明:吐鲁番艾丁湖盐角草种群的异型种子有3种类型(A型、B型、C型)。3种类型的种子由A→B→C的顺序来看,种子的大小、质量、吸水性、萌发速度依次减小。按其扩散方式的差异来看,A型种子具有扩张生存空间的意义,B型种子作为其后备力量,而C型种子则作为留守力量以保证种群数量的稳定。解剖结果表明各花位种子同步开始发育,但边花种子的发育较中花种子稍慢,但后期种子同步成熟。其异型种子萌发研究表明:在25/15℃温度下,A、B型种子具有最高的萌发率。各温度下C型种子的萌发率均很低,且存在休眠的现象。A、B型种子为“进攻型”种子,当温度适宜时,会快速大量萌发;C型种子为“守旧型”种子,具有休眠现象,受到外界的激发后才能萌发,可替补因外界环境波动所造成的死亡个体作为后备力量。(3)繁殖输出及分配的研究表明:该地区盐角草植株生物量的增减与繁殖分配的变化相关性并不大,由此可得出该物种的繁殖分配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自身遗传性等,不单受生境单方面因素的控制。3类大小的植株拥有各自特殊的形态特征,个体高大的植株多分枝,生物量和种子总量都为最大;个体矮小的植株不存在分枝,生物量和种子总量都为最小,即植株的种子产量是跟随其个体大小的增大而增加的。盐角草个体随着质量的增加,即个体由小到大,会产生出更多的A型种子,B型种子的产量相对减少,在各大小植株中C型种子的比重相对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