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肾脏疾病发展的最终结局,治疗颇为棘手。近年来,中医药作为延缓CRF进展的非透析疗法正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诸多医家在理论、临床和实验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因此积极开发中医药治疗CRF的研究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洪钦国教授针对CRF脾肾衰败,浊邪壅塞三焦的病机特点,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创立升清泄浊汤治疗CRF,其疗效确切,通过本课题研究,为治疗CRF提供理论基础和有效方法。 目的: 1.总结中医对CRF的认识及现代研究进展。 2.观察升清泄浊汤治疗CRF的临床疗效。 3.探讨CRF的作用机理及筛选有效方药。 方法: 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大量古代有关医学书籍和国内外CRF的研究文献方法,对CRF的中医及西医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古代文献对中医学中的关格、肾劳、肾风、癃闭、溺毒等病的论述和治疗经验,以及现代医学对于CRF的病因、病理认识及现代诊断、治疗研究,为CRF的综合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现代研究中医药防治CRF在理论和临床上奠定了基础。 2.临床研究:严格按照病例选择标准,选择5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其中2例病人中途选择血液透析;1例行肾移植;1例病人死亡;最终合格病例为46例。对46例病人进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肾功能、血常规、血生化、血脂等项目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 1.综合疗效及症状变化 临床观察结果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9%。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在纳差、恶心呕吐、浮肿、神疲乏力、头晕、面色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2.肾功能变化 治疗后Scr、UA、CCr均见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意义(P<0.01),而BUN虽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3.Hb、RBC、Alb、PLT变化 治疗后血Hb、Alb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血Hb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Alb与治疗前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RBC、PL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稍下降。 4.钾、钠、钙、磷变化 治疗后病人血钾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血钙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