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论题主要以盛、中唐时期禅宗思想流变为背景,以王维和白居易诗歌中的自然意象为视角,通过比较王、白二人的诗歌来深入研究禅宗思想对诗歌审美取向、审美观照方式和美学特征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题主要以盛、中唐时期禅宗思想流变为背景,以王维和白居易诗歌中的自然意象为视角,通过比较王、白二人的诗歌来深入研究禅宗思想对诗歌审美取向、审美观照方式和美学特征方面的影响。试图在诗禅关系研究的语境之下,深入探讨盛、中唐时期禅宗思想流变反映在诗人思想及其诗歌创作中的多元且多层次的表现,并进而挖掘出禅宗美学之于古典诗学的特殊价值和意义。
王维和白居易的禅学思想多元而复杂,而就其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中的倾向来看,王维主要表现出北禅的修心即佛、住心看净、追求清寂山林的倾向,在诗歌审美方式上融合了华严宗的理事圆融、时空互摄和大乘般若空观“即色即空”的思想,通过“以物观物”的山林“无我之境”呈现出了静寂空澄的诗歌美学特征,其自然意象主要以独具禅思意味和静寂脱俗之美的山林物象为主。相比之下,白居易晚年的闲适诗,则主要显示出了南禅“于世出世间”和洪州禅“平常心是道”的思想,而倾向于市井庭院生活的“中隐”之道,在“非心非佛”的任运随缘中寻求物我的和谐;其审美方式上主要融合了般若色空观中“即色即真”和传统诗歌中“以我观物”、借景抒情的方法,呈现出了乐天乐生、随缘自适的文人士大夫形象;其自然意象则围绕着他的日常生活来展开,以其独具的家居园林之美而区别于王维之诗。表现在诗歌内在性的超越上,二者同样都以诗禅为筏,将人生自性摆渡到了自由无碍的精神彼岸。禅学思想对于盛、中唐时期士人诗歌创作的影响,通过王、白诗歌的比较可见一斑。
其他文献
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东北沦陷时间长达14年、文学活动十分丰富,是一块肥沃的研究“土壤”,理应得到深入细致的研究。受政治观念束缚,东北
语篇学习以比较完整的语言组织形态,多元的语言要素向学生传递相关的英语语言信息,它已成为小学高年级英语学习的权重内容之一。开展有效的语篇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由于水平等级、国别、表达方式不同,学习者的表达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只有对这些特点做出分析,找出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及出现问题的原
人物塑造是小说创作的重点。解读小说可以从人物方面着手。本文主要研究王晓方官场小说的人物。全文共四个部分。
绪论主要介绍了王晓方的创作经历、创作成果、官场小说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清末民初的蒙古族文学思潮形成于社会变革的转折期,它所蕴含的各种进步思想,对蒙古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重大意义。它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搭起了桥梁,既是对历史的反思,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为根本目的,现实生活中的交际活动大多是通过问答来实现的,因此交际性提问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