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的磴口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drg45tg54h4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全球环境变化有着重要指示意义,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磴口县位于绿洲-沙地交错带,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是我国土地利用变化最为剧烈的地区之一。本文以研究区21世纪以来三期遥感影像为主要的数据源,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光谱特征,应用分层提取方法和监督分类,获取了研究区2000、2007、2013年土地利用/覆盖信息。在GIS和ENVI软件的支持下,分析了近14年以来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时空特点、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化过程,重点研究了研究区沙地的变化特征。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对磴口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论文的主要结论为:(1)利用地物的光谱特征,建立多级分层综合分类方法,设计地物的提取公式和规则,实现了研究区特定土地利用/覆盖类型的分类提取。分类总精度达到了80%以上,Kappa系数达到0.8以上,分类精度较高,分类方法易于理解,分类效率较高,其信息提取方法在相似地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2)磴口县土地利用结构以沙地和耕地为主,沙地面积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近50%,耕地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近27%,林地面积和草地面积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10%,城乡工矿居民用和水域面积占本区总面积的4%。根据比重看,研究区主要是以沙地和耕地为主农牧交错区。(3)2000~2013年,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耕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和沙地面积的减少。其中林地的面积增长率最高,达55.97%,面积增加156.19km2,耕地面积增加180.14km2,增加率近38.73%。沙地面积减少383.86km2,减少率为81.65%。研究区各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主要特点为沙地向耕地以及耕地向林地的转化。2000年到2013年共有近有98.5 km2的耕地转化为林地,205km2的沙地转化为耕地。在空间上,沙地与耕地的互相转化发生在沙漠与绿洲交接地带以及黄河流域周围,耕地、林地互相转化集中在耕地周围。耕地、林地、草地与未利用地的转化主要发生在靠近黄河的灌溉区。沙地和未利用土地转化以研究区西部盐碱区最明显。2000~2013年研究区沙地类型变化显著,流动沙地和半流动沙地逐渐向固定和半固定沙地转化。沙地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21世纪以来研究区呈现“逆沙漠化”态势。(4)磴口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受研究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自然因素中水文要素是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影响较大。在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中,政策因素是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决定驱动力。人口的增加,经济发展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变化。
其他文献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开篇之作,它首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出了一系列在马克思主
在武器装备检验验收中,数理统计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对批量性产品而言尤其如此。各种数理统计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使用范围,采用不同的方法,会有不同的工作效果,甚至得出不
在高校中,运用PPT课件的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本文对基于基本输入设备的PPT控制系统在教学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简要介绍了Kine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的体质呈连续下降趋势。造成学生体质连续下降的原因很多,本文从目前中学学校上课的情况到存在的问题入手,来探讨学生体质下降与目前学校体育之间的关
论述了红外热波检测技术解决的一些常规无损检测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航空航天、风电、文物等领域的成功案例,展现了红外热波检测技术的特点与优势。简要综述了红外热
一次性引流袋是临床常用以收集体液的容器,因其使用方便、清洁卫生、不易损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临床观察发现其计量刻度与实际引流量存在较大误差,容易误导临床引流液计
目的比较选择性开窗减压术和保留棘突韧带复合结构的椎板切除减压术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选择性开窗减压术23例(
<正>美国"形象公开权"(the right of publicity,又 称"形象权"或"公开权")是指公民对其自身的 姓名、肖像等代表形象的标记进行商业利用的 一种独占权。美国学者认为"形象公
大学生党员民主生活会是高校党组织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和培养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党员思想政治觉悟和加强党支部建设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梳理党内民主生活会的相关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