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之一,它有利于全球环境的保护和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但近10-20年来生物多样性遭受了人类前所未有的超负荷利用,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环境影响评价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规划项目和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生物多样性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政府通过法律以强制性的手段,规范建设者的生态保护行为,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
进行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有必要评估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水电工程建设的加快,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强,水资源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对水电工程建设规划的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国内还没有一套完整的适用于此类型工程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也没有一套适用于评价水电规划中鱼类多样性的评价体系。本研究在水电工程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的基础上,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研究工作,构建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鱼类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实例研究进行分析。
本研究以文献资料收集和适度野外调查收集本项研究所需资料。文献资料收集主要涉及研究区鱼类名录、鱼类生境资料和己建的水电设施及影响程度等3个方面。分别于2005年4月,2006年3月,2006年7月、2007年5月赴云南沾益海峰湿地、昆明西山区、罗平、宣威和昭通等地补充采集鱼类标本。
水电工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要能普遍适用于各项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本研究遵循科学性、客观性、敏感性、预测性、综合性、普适性、可操作性、稳定性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筛选原则,从不同生境指标筛选和不同环评要求指标筛选两方面筛选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并制定各项指标的赋分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斐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值;以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水电工程建设对鱼类多样性影响的综合评价值。根据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目标和各项指标的筛选范围和原则,将评价目标分为三层,第一层为总目标层(A),为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鱼类多样性评价;第二层为评价项目层(B),包括生态环境、鱼类组成和鱼类多样性重要值等3个评价项目层因子;第三层为评价指标层(C),为评价项目层下的各项具体的评价因子,共计7个因子。
以云南省牛栏江流域梯级电站规划为评价案例,开展该规划对鱼类多样性影响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水电规划对牛栏江流域鱼类多样性影响的综合分值为60.545,说明这一水电规划对牛栏江鱼类多样性的综合影响为中度影响。其中规划对规划区内淹没河段面积、保护物种、特有鱼类和急流性鱼类的影响较大,因此提出以下保护建议:建议在牛栏江流域建立鱼类人工增殖放流站,对牛栏江流域中的鱼类进行“网捕过坝”,增殖站建立的位置、增殖和“网捕过坝”的种类及种群数量应由分别由各水电站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完成。考虑在牛栏江的一级支流建立鱼类保护区,或分别在支流的上、中、下游留出一定的河段,保留其原始生境,对土著鱼类进行保护。针对牛栏江的特有鱼类,开展一定的基础调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分布范围,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经以“牛栏江流域梯级电站”规划为案例验证表明,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鱼类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评价指标合理可行、操作性较强,但在后续研究中,指标体系还应再用其他案例加以验证,使其更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