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化痰方治疗肥胖病的疗效,进一步明确温肾健脾化痰方减肥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从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三个方面进行。理论研究:从肥胖病的易患人群、肥胖病的分类和肥胖病的病因病机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从理、法、方、药四个方面对温肾健脾化痰方治疗肥胖病的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实验研究:将60只体重100~150g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正常对照组,10只,给予普通饲料喂养,自由取食饮水;其余50只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自由取食饮水。每周测量体重2次,喂养4周后选取体质量超出正常组平均体质量20%的40只作为造模成功大鼠。将4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1ml/100g/d灌胃;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温肾健脾化痰方1ml/100g/d灌胃。正常组继续喂以普通饲料,其他4组继续喂以高脂饲料,实验过程中每周测量体重2次,并根据体重调整给药量,连续治疗10周。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和体质量的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脂及肝功能。运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和脂肪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水平,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法观察温肾健脾化痰方对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和脂肪组织FTO基因表达的影响。临床研究:随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的饮食运动疗法,治疗组在饮食、运动基础上给予温肾健脾化痰方口服,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温服,疗程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的变化以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实验研究:1)各组大鼠体质量的变化:温肾健脾化痰方低、中、高剂量均能明显控制肥胖大鼠体重的增加,使体重增加的速度明显变缓,与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效果明显优于低剂量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中、高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及脂肪组织病理学变化:正常组肝细胞形态排列正常,肝小叶规则,细胞质均匀;模型组均出现程度不等的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细胞体积增大,胞浆内可见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圆形脂滴或脂肪空泡,胞核被推向周边;低剂量组脂变肝细胞与模型组相当;中、高剂量组脂变肝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可见少量脂肪空泡。与正常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脂肪细胞明显增大,单位视野内脂肪细胞数明显减少;低剂量组大鼠脂肪细胞与模型组相当;中、高剂量组大鼠脂肪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减小,单位视野内脂肪细胞数明显增多,且中剂量组的变化更为显著。3)各组大鼠肝功能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与低、中、高剂量组的ALT、AST均显著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温肾健脾化痰方低、中、高剂量均可显著降低ALT、AST水平(P<0.01),且中、高剂量组效果显著优于低剂量组(P<0.01),高剂量组在降低AST水平方面又显著优于中剂量组(P<0.01),但在降低ALT水平方面则无明显区别(P>0.05)。4)各组大鼠血脂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与低、中、高剂量组的TC、TG、LDL-C均显著性升高(P<0.01),HDL-C显著性降低(P<0.01),提示肥胖大鼠模型存在明显的血脂紊乱。与模型组相比,温肾健脾化痰方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显著性降低TC、TG以及LDL-C(P<0.01),升高HDL-C(P<0.01),且三组之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5)各组大鼠瘦素水平的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瘦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组瘦素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低、中、高剂量之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剂量组瘦素水平下降最明显。6)各组大鼠脂联素水平的比较: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脂联素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组脂联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低、中、高剂量之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剂量组脂联素水平升高最明显。7)各组大鼠肝脏组织FTO基因表达: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内FTO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经温肾健脾化痰方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组FTO基因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其中高剂量组与低、中剂量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区别(P>0.05)。8)各组大鼠脂肪组织FTO基因表达:模型组大鼠脂肪组织内FTO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经温肾健脾化痰方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组FTO基因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其中高、中剂量组相比无明显区别(P>0.05),但与低剂量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9)各组大鼠肝脏组织FTO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光镜下肝细胞的细胞核呈棕黄色或棕褐色的为FTO阳性细胞,阴性细胞核为蓝色或蓝紫色。观察各组大鼠的肝细胞: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内FTO阳性细胞明显较正常组增多,经温肾健脾化痰方药物治疗的大鼠肝细胞内FTO阳性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减少,以中、高剂量组较明显。IPP分析结果也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FTO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经治疗后,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脏FTO阳性表达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10)各组大鼠脂肪组织FTO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光镜下脂肪细胞的细胞核呈棕黄色或棕褐色的为FTO阳性细胞,阴性细胞核为蓝紫色。观察各组大鼠的脂肪细胞:模型组大鼠脂肪细胞内FTO阳性细胞明显较正常组增多,经温肾健脾化痰方药物治疗的大鼠脂肪细胞内FTO阳性细胞较模型组明显减少,以中、高剂量组较明显。IPP分析结果也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组FTO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经治疗后,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脂肪组织FTO阳性表达率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临床研究:治疗组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体质量、BMI、腰围、WHR、血脂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论研究:肥胖病的病理因素属本虚标实,本虚表现为以脾肾虚衰为主,标实以痰湿、瘀血等为主。温肾健脾化痰方的组方体现了肥胖病治疗的根本大法,为运用其治疗肥胖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验研究:1)温肾健脾化痰方在控制肥胖模型大鼠体重增加,减轻肝功能损害,减少腹内脂肪,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减轻肝脏脂肪变性方面有良好作用。2)温肾健脾化痰方能控制食欲,使能量消耗增加,抑制脂肪合成,改善糖、脂代谢,减轻肥胖,可能是通过调节肥胖模型大鼠的瘦素水平和脂联素水平来实现的。3)温肾健脾化痰方可降低肥胖模型大鼠肝脏组织和脂肪组织内FTO基因的表达,而FTO基因表达水平的下降不仅可直接影响食欲和饮食,提高能量消耗效率,还能通过调节瘦素、脂联素等内分泌因子,达到减轻肥胖的目的。临床研究:温肾健脾化痰方在治疗肥胖病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