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企业中“内部人控制”现象较为突出。究其原因,与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未能有效发挥作用有着必然联系。在理论方面,国外内部控制研究比较早且较为成熟;在实践方面,国外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亦相对完善。随着我国公司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何在公司治理中完善内部控制,探寻对内部控制的合理评价,不仅是理论研究的迫切任务,而且是改革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内部控制的完善及评价日趋受到学术界和企业人的普遍关注。全文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理论评析、国内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四个部分。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综合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多学科知识,结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提出完善内部控制相关措施,探讨如何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第一部分,回顾国内外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在理论评析基础上,重点阐述我国适应内部控制发展应关注的新内容。第二部分,从五方面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认为企业内部控制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等环境制约因素。企业内部控制缺少科学的控制程序,控制活动往往不能正常进行。企业对风险不能通过内部控制方式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企业未能有效进行内部审计等方面的监督。企业信息传递不畅,可供利用的有效信息有限。第三部分,结合内部控制现状提出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措施。完善内部控制应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实际出发,从制度基础、控制程序、控制监督等方面采取措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发挥董事会、经理层两级治理的作用。企业内部依据业务循环建立内部控制程序。发挥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建立风险评估机制。此外,结合我国具体环境特点,发挥政府在我国内部控制规范制定中的优势作用,在内部控制中引入适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内部控制方法。第四部分,结合国内外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提出内部控制多因素评价模型,建立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对内部控制的合理评价必须将定性与定量评价因素<WP=4>相结合。在评价中,企业内部兼顾定性管理评价指标和定量化数据;对同行业内企业通过相对评价方法消除企业所处具体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行业间通过选取不同指标和对各指标赋以不同权重的方法适应行业特点,通过指标权重的动态赋值消除不同行业因素的影响。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中包含内部控制综合预警指标、内部控制程序评价指标、内部控制环境评价指标。三类指标分别从内部控制的效果、内部控制的过程和内部控制的条件方面进行评价。综上,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应结合内部控制五要素的描述和内部控制的新发展,结合定性与定量指标进行内部控制评价。运用多因素评价模型建立具体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为企业管理者和外部审计人员提供一种对内部控制进行合理评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