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与厨川白村文论思想之比较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y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舍的文论思想是现代文学史中非常扎实、丰富的一个部分,探索其渊源与特色对整个现代文论研究的深化有益处。本论文拟将老舍的文论思想和对现代文论有深远影响的厨川白村的文论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厨川白村的文论有西方也就是外来的文学理论为参照,老舍的文论也与西方文论有渊源,这是二者相比的基础。且老舍的文论也多受厨川白村的影响,而且二者文论思想的变化也有相同之处。即由于纯文学的知识分子视角而转向倾向于民众的社会视角。老舍在现代文学中的理论追求和建树在整个现代文学批评领域是一个相对被忽略的问题,从外来影响,特别是厨川白村的影响对探索其理论追求与建树有追根溯源的意义,无论对老舍的文论思想研究还是对现代文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厨川白村的研究都是非常有意义。  本文将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关键词进行梳理,从平行和影响两个视角来分析老舍与厨川白村的文论思想的异同。首先考察老舍与厨川白村的实际关系,即老舍对厨川白村的实际阅读和接受渠道及其接受和影响的直接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老舍与厨川白村各自的文学观点,比较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而研究老舍在吸纳厨川白村理论基础上对中国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理论思考和建树。老舍和厨川白村的可比性还在于二人的文论思想有因时代而形成的相通之处,并不是谁受谁的影响,而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他们对文学有了类似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将用平行研究的方法进行。通过这三点的分析研究,便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现有的资料看,虽然未见有证据表明老舍受到了厨川白村的影响,但在老舍的文艺理论中不难发现,其批评理论专著多次引用了厨川白村的文艺观点,比如在《文学概论讲义》里就把《苦闷的象征》和《出了象牙之塔》作为主要参考书之一,多次引用了厨川白村的理论主张;第二,厨川白村对老舍的文学主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文学创作、文学的定义、文学本质的意义、文学为社会功用等文学总体观念上,老舍受到厨川白村的启发,呈现出与厨川白村相同的主张,但他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在对待文学现状及其思想上改造方面,两人的思想有一定的差异,这归根结底是由于两人的文艺思想深刻的依附于两人的现实处境——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现实国情造成的;第三,如果说早期的文学观老舍受到了厨川白村的影响,那么在后期的文学观上则是两人在特殊时代环境下所产生的共鸣,两人都在各自的文学主张上实现近于纯文学的知识分子视角向倾向于民众的社会视角的转化。  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厨川白村文艺理论的启发下,老舍建构了中国早期很有特色的现代文学理论。老舍文论的独特之处在于以创作为论述的核心,批判地继承传统文论和西方文论,从中国文学创作需求的现实情境出发来构建新的文论。与厨川白村在日本文论建设中的努力有相似之处。论文望能将比较细化和深化。  
其他文献
王逸《楚辞章句》是现存《楚辞》注本中最古最完整的一部,其文献价值亦极高。然而今传各个版本,异文迭出,因而对其进行校勘疏证非常必要。鉴於此,本文拟从文献角度研究王氏《楚辞
“红色经典”一词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作品主要包括五六十年代所出现的革命斗争历史题材小说,以及电影在内的以歌颂革命战争中的英雄为主题的各种艺术形式。一段时期里,革
正确的隔振器选择、良好的调平及对中和高效地隔振效果对任何机器设备的成功安装是非常关键的.选用正确的隔振器将会减少设备不良运动,使设备运行更好和使用时间更长.美国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