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选用“大肠俞”、“天枢”“足三里”“上巨虚”四个特定穴,从形态学角度,观察电针四个不同腧穴对急性与慢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效应,比较其作用差异;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观察电针四个不同腧穴对急性与慢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血清IL-6、血清IL-10含量的影响,探讨腧穴对结肠黏膜损伤的保护机制,为临床治疗两种不同类型结肠炎的合理选穴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实验一:将60只清洁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肠俞组、天枢组、足三里组和上巨虚组,每组10只。用6%冰乙酸溶液灌肠建立急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腧穴组大鼠捆绑固定,分别于造模后即刻、24h、48h各电针1次,每次30分钟,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只捆绑固定不电针。第3次治疗结束后,大鼠禁食不禁水,次日用10%水合氯醛麻醉取材。腹主动脉采血,离心取上清液,检测血清中IL-6、IL-10含量;取大鼠肛门及以上12cm肠组织,观察结肠黏膜损伤情况;之后,取部分病变结肠组织测髓过氧化物酶(MPO);另取部分病变结肠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实验二:将120只清洁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大肠俞组、天枢组、足三里组和上巨虚组,每组20只。用免疫法加局部刺激制备慢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各腧穴组大鼠电针方法同实验一,即每日电针1次,每次30分钟,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只捆绑固定不电针。连续电针3天后,每组随机抽取10只大鼠处死,剩余大鼠再电针7天后次日处死,取材方法、观察指标及方法同实验一。结果1.从形态学观察可得:急性与慢性结肠炎实验中,模型组较空白组结肠黏膜损伤指数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腧穴组较模型组结肠黏膜损伤指数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与慢性结肠炎电针3天后,各腧穴组间结肠黏膜损伤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结肠炎电针10天后,与天枢组比较,大肠俞组和足三里组结肠黏膜损伤指数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上巨虚组与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外天枢组,其它三个腧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从作用机制分析可得:急性与慢性结肠炎实验中,模型组较空白组结肠组织MPO含量、血清IL-6含量均升高,血清IL-10含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腧穴组较模型组结肠组织MPO含量、血清IL-6含量均下降,血清IL-10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急性结肠炎电针3天后,天枢组较其它腧穴组结肠组织中MPO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腧穴组血清IL-6含量、血清IL-10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结肠炎电针3天后,天枢组较大肠俞、足三里两组MPO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巨虚与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巨虚组较大肠俞、足三里两组MPO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腧穴组间血清IL-6、血清IL-10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10天后,天枢组较其它腧穴组结肠组织中MPO含量显著下降(P﹤0.01)。与天枢组比较,大肠俞组血清IL-6含量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三里组、上巨虚组血清IL-6含量与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天枢组比较,大肠俞组血清IL-10含量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之比较足三里组、上巨虚组血清IL-10含量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巨虚组比较,大肠俞组血清IL-10含量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三里组与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治疗急性结肠炎,四个腧穴的疗效没有明显差异。2.电针治疗慢性结肠炎3天后,四个腧穴的疗效没有明显差异;电针10天后,天枢穴的疗效优于其它腧穴。3.电针治疗急性与慢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MPO、血清IL-6、血清IL-10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4.电针四个腧穴治疗急性与慢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结肠组织MPO、血清IL-6、血清IL-10含量的调节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