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一名法籍华裔学者,程抱一多年以来致力于为中法文化之间的交流搭建桥梁,无论是在文学还是艺术领域,他对中法文化之间的交流作出的贡献使他无愧于“中国和西方文化之间永不疲倦的摆渡人”之殊荣。本论文以程抱一对中西文化的兼容态度和他在两种文化下对艺术、哲学相关问题的思索作为切入点,探究了程抱一作为华裔作家是如何处理流散经历中的身份认同问题,分析了在文学和绘画素养交织下程抱一小说的艺术体现,以及其小说在两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法籍华裔学者,程抱一多年以来致力于为中法文化之间的交流搭建桥梁,无论是在文学还是艺术领域,他对中法文化之间的交流作出的贡献使他无愧于“中国和西方文化之间永不疲倦的摆渡人”之殊荣。本论文以程抱一对中西文化的兼容态度和他在两种文化下对艺术、哲学相关问题的思索作为切入点,探究了程抱一作为华裔作家是如何处理流散经历中的身份认同问题,分析了在文学和绘画素养交织下程抱一小说的艺术体现,以及其小说在两种文化影响下所呈现的独特的哲学观。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梳理目前国内外与程抱一小说创作相关的研究现状,提出以“兼容与求索”为视角研究其小说作品的创新点和缘由;第二部分,以程抱一的流散经历入手,分析他小说中如何表现身份焦虑和身份重构两种状态的身份认同问题;第三部分,考察程抱一在中西方绘画等理论的影响下如何建立小说的艺术观,以“文与画”相结合作为切入点,运用“语象叙事”的理论进行文本细读,认为程抱一小说打破了文学与绘画之间的壁垒,并有向西方读者传播东方之美的价值,同时探究程抱一以中西绘画的专业技法“以画入文”,从而以文字生动描绘视觉艺术的实践;第四部分,从小说的哲学观入手,分析程抱一小说中体现的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之中形成的独特的哲学观——“三元论”和对美学问题的相关思考;第五部分是结语,程抱一自身丰富的经历和他对多领域文化的涉猎使他的小说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多年来在中西文化中的浸润使他在小说创作中不仅仅追求一种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展示了他立足于中西文化比较之上,在小说艺术与哲学层面的独特思考。
其他文献
宝鸡地区的酒业历史悠久,有着良好的发展条件。到民国时期,酒的种类主要为高粱酿造的烧酒,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需求的增加与良好的酒业基础共同推动了宝鸡地区酒业的发展,并在地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宝鸡地区在关中西部,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光热充足,渭水横贯其间,水源充沛,地形多样,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种植。充足的酿酒粮食原料和良好的水源,为酒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民国时期宝鸡地
《呼啸山庄》是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短暂一生中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这是一部极富魅力的作品,从人物到情感都呈现出和其他十九世纪的小说迥然不同的面貌。自小说问世以来,大部分学者主要从生态批评、女性主义、原型批评等视角来研究呼啸山庄,对于该小说的空间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笔者以德勒兹和瓜塔里的空间理论为基础,研究该小说的两位主人公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的自我与空间的关系。
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1946-)是当今英语文学界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他常常和马丁·艾米斯,伊恩·麦克尤恩一起被称为当代英国文坛的“三剑客”,受到国内外学界的高度关注。纵观巴恩斯的创作生涯,后现代创作手法和强烈的后现代历史意识是他作品中始终不变的旨趣所在。《亚瑟与乔治》延续了巴恩斯一贯的创作风格,在现实主义历史书写的表象之下依然隐藏着作者不断进行形式创新和拷问历史的努力。借
发展乡村体育旅游,不仅可以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作为发展体育旅游的重要载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山西圣天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旅游发展的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良好,而且区位、交通等内部环境优势明显,体育、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圣天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通过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促进区域其他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人居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当今世界格局面临复杂变化所给出的中国表达和中国方案。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来看,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生成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合力作用的结果,对于我国国家安全理论的发展和安全体系的建构具有重大意义。当前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已经成为政治学、国家安全学、国际关系学等领域的热点问题。但既有研究成果主要针对习近
作为一名非裔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大部分作品都以非裔美国黑人为中心,聚焦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与悲惨境遇。莫里森的第九部小说《恩惠》延续了她对黑人女性的关注,侧重于描写奴隶制下不同族裔女奴的生存状况,探讨了奴役的本质。此外,该书还进一步探索这些女性如何摆脱奴役状态、重构自我身份。学者们对《恩惠》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探讨小说所传达的主题和运用的叙事技巧上,较少将二者结合起来作为研究的重点。因此,本文运用女性
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是当代著名的英籍日裔作家,于201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常与奈保尔、拉什迪并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幼年移民的经历使石黑一雄从小受到英国和日本双重文化的熏陶,继而影响了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作为流散作家,石黑一雄的作品时常体现出他对移民群体的关怀,他的第五部小说《上海孤儿》以移民为主人公,讲述了班克斯在探究父母失踪真相的过程中不断重构身份的经历。
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是美国当代文坛的重要作家之一。他的第三部小说《群山回唱》(2013)自出版以来,备受赞誉。该小说延续了前两部小说创伤与救赎的主题,但与前两部小说相比,《群山回唱》的叙事风格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点。目前基于该小说的分析多集中在创伤主题和文学伦理学批评领域,鲜少有将叙事手法和创伤主题结合的研究。因此,本文结合叙事学理论和创伤理论,探究《群山回唱》独特的叙事风格,分析卡勒德·
严歌苓作为颇有名气的海外华裔女作家,以笔耕不缀的优秀创作成绩创造了一段传奇,成为了文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纵观严歌苓一直以来的小说创作,女性的沉浮命运与复杂情感始终为作家所关注,着力表现女性人物身上隐忍包容、善良宽厚、博爱宽恕的“母性”特质。她们面对强势的男性、社会、战争以及西方文化,以善良、坚韧来征服强大,以包容、忍辱来凸显生命的顽强。作家从“雌性”到“圣母性”“慈母性”再到“圣母性”“地母性”的
纳丁·戈迪默是一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家,她的创作始终紧紧围绕南非社会发展的历时性流变和社会现实问题展开。随着政治思想和创作技巧的成熟,在后期创作中,戈迪默将自己对南非未来政治文化发展的思考,对民众的深切关怀熔铸在创作主题和后现代性叙事中。戈迪默从微观视域切入,用“不确定性”书写、碎片化的叙事模式解构了种族政治的影响,构建了南非的未来图景。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戈迪默后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