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目前的填海造地工程填料需求量大、施工工期长,本文探索一种新的快速填海方式,通过抛填大量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依靠构件之间的相互穿插、钳制形成架空结构,构件不断堆积后,露出水面形成陆域。本文设计并制作了4种构件的模型,分别为:箱笼型构件、短四脚锥体构件、长四脚锥体构件和直杆构件。通过大量的抛填试验,以长四脚锥体构件为底层,其余3种构件以每层不同数量的组合制定出9种抛填方案,进行逐次抛填,并对抛填后的结构进行静载荷试验,获得荷载与沉降量的关系曲线。用正交试验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每种方案结构产生的单位沉降量,以单位沉降量最小者为最优抛填方案;然后用最优抛填方案进行抛填,逐个记录每个构件上所受作用力的位置和来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受力频数进行分析,研究抛填后各种构件的受力特性;最后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初步探索了受力方向对每种构件最大拉应力的影响规律。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设计的9种抛填方案中,以每层均匀抛填直杆构件效果最好,因为直杆起到了相邻层箱笼型构件之间的连接、钳制作用,对减少沉降有利。(2)箱笼型构件棱上受到作用力的位置最有可能在整个棱边1/7处的附近,面上受到作用力概率最高的位置是外表面的正中间方孔边的中点处。短四脚锥体和长四脚锥体的圆杆上,受到作用力的位置最有可能在杆顶部附近。直杆上最有可能受到作用力的位置是直杆的底部附近。(3)箱笼型构件棱上受到作用力的来源主要是箱笼型构件和短四脚锥体,面上的受力来源主要是短四脚锥体和直杆构件。短四脚锥体受到作用力最主要的来源是箱笼型构件。直杆构件和长四脚锥体受力主要来源于箱笼型构件和地面的支撑。(4)根据有限元软件的计算结果,分析得到作用力方向对箱笼型构件的最大拉应力影响不大,对短四脚锥体、直杆构件和长四脚锥体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