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我国企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我国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有75%的非金融企业认为,融资约束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投资和经营活动。如果企业陷入融资困境,缺乏充足的资金投资前景良好的项目,将导致经营失败。董事会是企业内部治理机构的核心,是企业投融资等重大决策的主体,对董事会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董事会及其成员特征对企业的融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但在不同的市场竞争强度下,具有银行背景的董事是通过何种机制影响企业的融资约束状况,这方面的探讨研究相对较少。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以2013-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的12098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银行背景董事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并且加入市场竞争作为调节变量,研究其是否会对银行背景董事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此外,本文在进一步分析中还考察了银行背景董事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机制。通过实证检验,本文发现:与没有银行背景董事的企业相比,具有银行背景董事的企业现金-现金流敏感程度更低,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在市场竞争强度较高的行业,银行背景董事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将优于市场竞争强度较低的行业;企业聘请具有银行职业背景的人员作为其董事与银行建立关联,是通过信息效应和资源效应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能够降低资金供求双方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增强了企业的资源获取的能力。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银行背景董事与融资约束之间存在一定的内生性,对于企业通过聘请银行背景董事能够缓解融资约束这一问题,目前也缺乏直接的理论和经验证据,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为银行背景董事缓解融资约束提供了新的证据;第二,本文从关系融资出发,从资源依赖角度分析了银行背景董事的资源效应,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了银行背景董事的信息效应,二者缓解了融资约束,同时本文创造性地在实证中进行了机制检验;第三,本文从外部环境角度出发研究银行背景董事对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差异性,引入市场竞争调节变量,可以更加细致地讨论不同市场环境下,银行背景董事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有助于决策者在投资决策时充分考虑在不同产业环境下,董事银行职业背景在投融资决策中的资源提供,缓解信息不对称作用。本文的研究架构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本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进行简要阐述。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本部分对银行背景董事、融资约束、银行背景董事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市场环境对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行相关的文献回顾和总结,并进行了文献述评。第三部分为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在对本文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关系型融资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在结合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两个基本研究假设。第四部分为研究设计。本部分首先介绍了样本的数据来源以及样本选择方式,根据已有文献的处理方式,本文采用虚拟变量Bank衡量银行背景董事,用现金-现金流敏感度模型衡量融资约束,并列出了相关控制变量,进行了变量说明,对第三部分的两个假设进行模型设定。第五部分为实证分析。本部分使用面板数据,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实证结果分析、进一步分析及稳健性检验,实证分析银行背景董事对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市场竞争对这一作用所施加的影响,随后进行了机制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通过前述实证检验,本部分归纳出本文的研究结论,针对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和下一步的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