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肉鸡消费和生产大国,但由于贸易壁垒和质量安全的原因,我国鸡肉的国际竞争力却很弱,出口数量远少于美国、巴西等出口大国,这与日益增长的消费量和生产量严重失衡。尤其近年来禽流感、速成鸡等质量安全问题事件频发,严重影响肉鸡产业健康发展和我国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兽药使用不规范造成的兽药残留是鸡肉产品质量安全最主要最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养殖户作为肉鸡产品的首要提供者和关键责任人,其兽药使用行为安全与否先行决定了肉鸡食品的安全与否。为了规范肉鸡养殖户兽药使用行为,从源头上保证鸡肉食品质量安全,本研究通过对计划行为理论、农户行为理论、政府规制理论等相关理论和已有文献的梳理,构建影响肉鸡养殖户兽药使用行为的理论框架;以辽宁省辽北地区355户肉鸡养殖户为调查对象,了解其兽药使用行为现状,发现养殖户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药物滥用、超量用药、不遵守休药期等不安全的兽药使用行为;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肉鸡养殖户兽药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得知肉鸡养殖户对安全使用兽药的认知水平高低对其使用兽药行为影响最大,进一步运用简单OLS回归对肉鸡养殖户安全使用兽药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肉鸡养殖户兽药使用行为是否安全受其兽药使用法律法规认知、安全使用兽药意义认知、兽药残留危害认知、文化程度、养殖年限和规模、培训、销售方式、养鸡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的影响,且是正向显著的;而肉鸡养殖户对兽药安全使用的认知水平受其文化程度、信息获取能力和政府对安全使用兽药的宣传教育正向影响,与产业组织合作的养殖户,其安全使用兽药认知水平相对越低。在研究结论基础上,分别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养殖户层面提出对规范肉鸡养殖户兽药使用行为、提高其兽药使用行为安全程度、促进鸡肉食品质量安全和肉鸡养殖业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