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创办的《音乐杂志》是中国近现代第一份连续出版2年的时间,刊行了两卷共20期的专业音乐期刊。本文的研究对象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音乐杂志》的内容广泛,由王露、萧友梅、陈仲子等多名音乐教育家和音乐学者参与撰稿、编辑。《音乐杂志》可以称作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音乐发展历程的“记录者”和“发言人”本文以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音乐杂志》的史料为研究视角,分为绪论以及正文的三个部分来进行研究。第一章为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与《音乐杂志》的简介。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的成立分为四个阶段,由临时的学生音乐社团逐渐发展成有组织的专业音乐教育萌芽机构;由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规模的逐渐壮大,各界音乐人士需要一个发表音乐见解的平台,《音乐杂志》应运而生。第二章为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音乐杂志》史料整理与分析。笔者以分析《音乐杂志》的史料为基础,先对《音乐杂志》的基本情况及登载的内容进行梳理,然后通过对比各期《音乐杂志》编纂史料的分布情况,以图表形式体现出其内容的发展变化;由旧国歌到新国歌的谱曲变化,表明我国在20世纪20年代初进入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专业音乐并存的时代。第三章为新音乐建设的先锋——《音乐杂志》。笔者从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音乐杂志》中的记谱法、音乐创作、音乐教育几个层面,追寻当时中西结合的新音乐之路;《音乐杂志》正体现出民国时期中国新音乐发展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目前对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音乐杂志》的研究屈指可数,对其音乐史料研究更是薄弱。本文通过整理研究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音乐杂志》大量的史料,以求对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音乐的发展概况做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为现代音乐发展提供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