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是英国现代著名作家,其作品在英国文学史上雅俗共赏,深受广大读者青睐。他一生著作甚多,除诗歌以外的各个文学领域,都有所涉及和建树:共著有长篇小说20部,短篇小说100多篇,剧本30个,此外还著有大量的游记,回忆录,文艺评论等多种文学作品。在众多形式的文学作品当中,尤以他的长、短篇小说见长。作品先后被译成各国文字,不少小说还被搬上银幕。当之无愧于“20世纪上半叶最受人欢迎的小说家之一”的荣誉。影响较广泛的代表作品有《月亮与六便士》、《刀锋》、《寻欢作乐》等。
本文以其带有明显自传色彩的作品《人生的枷锁》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化角度解析主人公菲利普自我救赎的历程。社会化的实现有两个途径: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菲利普经历的社会化主要表现在宗教、爱情与婚姻、职业三大方面,且都出现了作为社会感性个体的菲利普与社会教化化之间的冲突。这种激烈的冲突使菲利普感觉到利益的损害与自由的缺失,从而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同时也造成个体内化出现暂时的停滞。此时,社会引导开始发挥重要作用:面对困境,菲利普借助理性思考,决定牺牲眼前利益与短暂自由以获取长远利益和永久自由,对社会教化做出了顺从。这种对社会教化的主观接受又促使个体内化得以顺利进展,进而使菲利普成功完成社会化。同时,菲利普也实现了完美的自我救赎,走出精神困境。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其中正文由四个章节组成。
引言部分首先简要介绍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及其文学成就;其次是对《人生的枷锁》故事梗概与主题解析;最后在分析毛姆及《人生的枷锁》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为本论文的核心理论部分。在简要介绍社会化的概念、具体表现等基本理论之后,对社会化实现的两个基本途径及其关系进行了重点剖析。同时还详细讨论了“社会引导”。当个体与社会教化之间发生正面冲突之后,“社会引导"作为潜在的力量对冲突进行调节,此时个体理性超越感性并占据主导地位,对社会化做出顺从并促使其完成。而在这种理性顺从的背后,潜藏着个体追逐长远利益和永久自由的动机。
第二章从宗教社会化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菲利普受到的精神束缚:即作为社会个体的菲利普与所接受的宗教社会教化之间的剧烈冲突。矛盾的出现让菲利普倍感压抑。而最终解救菲利普,使其获得真正自由的正是他依靠社会引导的调节,对理性思维的正确运用。
第三章主要探讨菲利普的职业社会化以及菲利普在面对与社会教化的冲突时所作出的最终抉择。表面看来,菲利普对社会化表现出了被动的妥协,实则是借助理性顺从从而达到自我拯救的终极目标。
第四章以菲利普在爱情方面的经历为基础,用社会化的理论解读菲利普的自我救赎历程。“欲罢不能,痛不欲生"的感情纠葛让菲利普在接受婚姻社会教化时表现出了明显的抵触情绪。对他来说,不以爱为前提的婚姻似乎意味着束缚。而社会引导又使其借助理性力量突破心灵障碍。菲利普获得了情感解脱。
结论部分在总结社会化理论对该文本的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作为个体,菲利普与社会教化之间的冲突导致他的精神被束缚。而社会引导作为一种积极的力量使菲利普依靠理性思维,正确抉择,最终得以自我拯救,获得精神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