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来自异域的新历史主义在中国引发了一阵狂潮,以独特思维角度和对历史的变革性看法开启了探索文学艺术的大门,为我国的文学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并随之产生了一大批具有新历史主义特征的文本与电影,充满人性色彩和多样的美学风格,取得了较高的成就。热闹和喧嚣逐渐平息下去,我们应当以灵活而理智的思辨来分析因果,展望前景。事物扭曲的状态必然导致信任的缺失与崩塌,稳定而有序才能促成长期的发展。面对我国现阶段电影产业各环节的现实发展状况,电影如何在保证自身艺术精神的同时更加稳健地走向良性发展道路应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以宏观理论寻绎与电影文本细读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具体新历史主义电影的鉴赏分析,揭示其主要的精神指向、审美价值、艺术探索,借鉴新历史主义思潮影响下的电影创作经验,并根据我国当今社会经济、大众文化与市场发展的总体特点,分析当代电影创作、改编以及营销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探寻当代电影发展的启示与灵感,以求形成对当代电影自然、健康、多元化发展方向的倡导。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对新历史主义理论的阐述和对我国新历史主义小说与电影创作概况的介绍,为下文具体分析做理论性铺垫。第二部分是从新历史主义电影历史观和艺术表现形式上具体分析新历史主义电影的艺术探索:历史观的边缘化,偶然性凸显,人物角色的真实呼唤,画面的深厚象征意味,多重叙事的融合。第三部分是结合新历史主义电影的创作经验,从电影创作、电影营销和当代审美文化三个角度展开,探寻当代电影发展启示:尊重电影创作改编中的文学性,以人文性与多元化为导向,强调电影价值诉求与精神指向,营造适合电影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与营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