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福祉,是人民实行一切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国家进步与繁荣的有力保障。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科技进步以及人民生活富裕,人民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再者,加上屡见不鲜的出现食品安全事故,不断扰乱人民生活,给社会带来诸多恐慌。文章以广州市为例,研究广州市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感知能力,评价其能力大小,并探索影响风险感知能力大小的因素,从而更好的引导消费者加强风险防范。这不仅能增强消费者的风险意识,提高消费者风险评判能力,也能促进食品企业做到安全生产,政府部门做到正确执法,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降低社会食品安全风险。文章在总结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食品安全和风险感知相关理论,构建了广州市消费者风险感知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了食品安全风险感知能力的影响因素模型,提出并修改若干假设。通过问卷实地调研,得到研究数据,运用SPSS19.0和AMOS21.0等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评价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得到了如下结论:(1)广州市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能力水平有待提高,评价得分仅为40.73,水平一般,处在c等级(感知能力一般)接近于d等级(感知能力较弱)。(2)得到四个一级评价指标,“个人意识风险”、“产品性能风险”、“健康与社会经济风险”和“政务职能风险”。结果显示,消费者个人意识风险感知能力得分最高,但仅为47.042,政府职能风险感知最低。(3)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分得到了五个构面,“相关知识”、“卷入程度”、“信任程度”、“情绪因子”和“风险态度”,其中“情绪因子”和“风险态度”是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4)文章提出的假设得到验证,“卷入程度”、“情绪因子”和“风险态度”是正向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能力的,“信任程度”是负向影响其风险感知能力的。与前人研究成果相比,文章构建了一个评价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了消费者的风险感知能力,笔者发现通过构建评价体系来研究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感知能力文献极少,更多的是通过描述统计对比分析,这比仅仅通过简单的描述统计来描述消费者的风险感知能力更具客观性和实用性,但缺陷是,本研究在问卷指标设计上还需要更加斟酌,在权重设计上也需要更多专家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