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分散剂的合成及其对分散染料的染色应用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xingche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散染料在上染涤纶织物过程中,分散染料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其对涤纶织物的匀染性、上染率、光泽以及着色强度等一系列质量标准,因此在分散染料染色加工过程中加入适当的分散剂能降低分散染料团聚性,这对于提高染色织物的质量、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以邻苯二甲酸酐,二甘醇,1,2-亚乙基二醇,顺丁烯二酸酐以及亚硫酸氢钠为反应原料设计合成四种分散剂(分散剂A、分散剂B、分散剂C、分散剂D),并将其应用于分散染料高温浸渍法染色加工过程中。课题研究思路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一、设计并合成四种不同结构的分散剂,优化其合成工艺;二、探究所合成的目标分散剂于高温条件下的水解稳定性;三、探究不同结构的分散剂在高温高压染色过程对分散染料分散效果的影响;四、研究不同结构的分散剂对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探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的摩尔比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合成目标产物酯化率的影响,优化分散剂的合成工艺以及磺化工艺,通过酸碱滴定法测定所合成的目标分散剂的酯化率,其中分散剂B的酯化率可达94.3%。由于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织物是在130℃弱酸性条件下进行,因此将所合成的分散剂应用于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前,需先分析讨论其在130℃弱酸性条件下的结构稳定性。本实验在不加入分散染料和织物的前提下通过模拟分散染料于130℃高温弱酸性的染色过程,将四种分散剂在130℃高温弱酸性条件下处理后通过酸碱滴定测定分散剂在处理前后的酸值变化,间接表明其在130℃弱酸条件下的稳定性,探究结果表明:分散剂B的稳定性最好,而分散剂C和分散剂D的稳定性较差。其次,本文选择四种目标合成产物和市售分散剂分别与四种分散染料配制不同的染液,在不加入织物的前提下,采用高温高压染色工艺处理,测定四种不同颜色的分散染料的粒径变化,并选出四种分散剂最佳使用量,与选用的两种市售分散剂对分散染料的分散性能作对比。探究结果表明:分散剂A、分散剂B、分散剂C、分散剂D最佳用量分别为5 g/L、7 g/L、5 g/L、7 g/L;且分散剂B对分散染料的分散效果最好,从粒径变化角度看优于市售分散剂对某些分散染料的分散效果。经加入分散剂B高温高压染色后分散红染料粒径可保持在330~400 nm的范围。最后,本文将四种目标合成产物和市售分散剂应用于分散染料对涤纶织物高温高压染色工艺,经还原清洗、烘干处理后,通过Data colour测色配色仪测定织物的染色匀染性、染色深度,并从织物的皂洗牢度和干/湿摩擦牢度等指标对染色牢度性能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分散剂A和分散剂B染色的涤纶织物匀染性较好,而经添加分散剂C和分散剂D染色的涤纶织物匀染性较差;添加分散剂B染色的涤纶织物皂洗牢度和干/湿摩擦牢度最好,均可达到4-5级,而添加分散剂C和分散剂D染色的涤纶织物其皂洗牢度和干/湿摩擦牢度均较低,仅有3-4级。
其他文献
建立在现代大工业生产基础上的教育。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至现在,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这一时期的根本特点是科学、技术和生产相结合,促进生产力的高度发
文98断块区是典型复杂断块,针对该块滚动开发中存在的难点,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发挥多项技术综合应用的优势,制定合理的滚动开发方案.方案实施后,新井一次钻井成功率100%,
为了研究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羊草草甸的基本特征,试验采用随机样方调查法,于2013年7—8月份在松嫩平原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甸进行样地植物群落调查,记录样地内所有的物
日前,由中国宇航学会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时间频率专业委员会、中国天文学会时间频率专业委员会、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授时与时间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航
目的:观察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所有患者采用口服舒尼替尼50mg/d,服用4周,休息2周,6周重复方案;如因一般情况欠佳或药物耐受力差则改为口服37.5m
<正> 实验证明,艾灸对抗体的产生有促进作用,D-苯丙氨酸 D-phenylalanine(D-PA)能增强免疫功能。为了揭示艾灸的抑瘤作用可能为激活带瘤机体的免疫系统,本实验在给予 D-苯丙
随着世界范围内医学知识的共享和交流程度的加大,对医学进行双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以内科学教学的调研为背景,采用双语教学改革与专业课改革相结合、英语教
针对局部解剖学和外科手术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顺应医疗市场的新变化,三峡大学医学院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将局部解剖学与外科手术学合并为手术局部解剖学,改进教学内容、
针对沙三中1-5油藏生产的不利局面,利用电测曲线,结合试油资料,进一步提高解释精度,对低阻油层进行重新认识、试油试采,准确认证油、气、水层。利用老井复查,发现新区块,增加储量,对同
目的对小儿危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归纳。方法根据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的80例危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来开展研究分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