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散染料在上染涤纶织物过程中,分散染料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其对涤纶织物的匀染性、上染率、光泽以及着色强度等一系列质量标准,因此在分散染料染色加工过程中加入适当的分散剂能降低分散染料团聚性,这对于提高染色织物的质量、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以邻苯二甲酸酐,二甘醇,1,2-亚乙基二醇,顺丁烯二酸酐以及亚硫酸氢钠为反应原料设计合成四种分散剂(分散剂A、分散剂B、分散剂C、分散剂D),并将其应用于分散染料高温浸渍法染色加工过程中。课题研究思路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一、设计并合成四种不同结构的分散剂,优化其合成工艺;二、探究所合成的目标分散剂于高温条件下的水解稳定性;三、探究不同结构的分散剂在高温高压染色过程对分散染料分散效果的影响;四、研究不同结构的分散剂对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探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的摩尔比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合成目标产物酯化率的影响,优化分散剂的合成工艺以及磺化工艺,通过酸碱滴定法测定所合成的目标分散剂的酯化率,其中分散剂B的酯化率可达94.3%。由于分散染料上染涤纶织物是在130℃弱酸性条件下进行,因此将所合成的分散剂应用于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前,需先分析讨论其在130℃弱酸性条件下的结构稳定性。本实验在不加入分散染料和织物的前提下通过模拟分散染料于130℃高温弱酸性的染色过程,将四种分散剂在130℃高温弱酸性条件下处理后通过酸碱滴定测定分散剂在处理前后的酸值变化,间接表明其在130℃弱酸条件下的稳定性,探究结果表明:分散剂B的稳定性最好,而分散剂C和分散剂D的稳定性较差。其次,本文选择四种目标合成产物和市售分散剂分别与四种分散染料配制不同的染液,在不加入织物的前提下,采用高温高压染色工艺处理,测定四种不同颜色的分散染料的粒径变化,并选出四种分散剂最佳使用量,与选用的两种市售分散剂对分散染料的分散性能作对比。探究结果表明:分散剂A、分散剂B、分散剂C、分散剂D最佳用量分别为5 g/L、7 g/L、5 g/L、7 g/L;且分散剂B对分散染料的分散效果最好,从粒径变化角度看优于市售分散剂对某些分散染料的分散效果。经加入分散剂B高温高压染色后分散红染料粒径可保持在330~400 nm的范围。最后,本文将四种目标合成产物和市售分散剂应用于分散染料对涤纶织物高温高压染色工艺,经还原清洗、烘干处理后,通过Data colour测色配色仪测定织物的染色匀染性、染色深度,并从织物的皂洗牢度和干/湿摩擦牢度等指标对染色牢度性能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分散剂A和分散剂B染色的涤纶织物匀染性较好,而经添加分散剂C和分散剂D染色的涤纶织物匀染性较差;添加分散剂B染色的涤纶织物皂洗牢度和干/湿摩擦牢度最好,均可达到4-5级,而添加分散剂C和分散剂D染色的涤纶织物其皂洗牢度和干/湿摩擦牢度均较低,仅有3-4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