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月正式实施的《城乡规划法》明确城市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批准程序分别为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住房城乡建设部2008年发文明确了各地证书的管理主体,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此为契机,研发了“安徽省城市规划许可管理系统”,管理全省证书发放,使用,解决了“一书两证”证书台账管理不规范、手工填写效率低、规划许可信息无法统计、规划许可权分散、规划许可管理困难等问题,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效率。自2011年“安徽省城市规划许可管理系统”正式运行以来,通过规划许可信息统计功能可以生成大量规划许可管理数据,数据直观反映了城市建设发展状况。但对于数据的阅读和判断大多依赖于主观经验,缺乏对数据的理性认知以及宏观把控,随着大数据发展和城市规划科学化、精准化的要求,急需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数据的深入挖掘以及可视化的结果呈现。本文运用数理统计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系统中采集安徽省城市规划许可管理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Arcgis定量符号化(Quantitative Symbolization)工具,将安徽省各地区、各季度规划许可批复情况进行空间可视化展示,并进行横向的空间差异性分析和纵向的空间演变分析;其次通过Excel,按年度(近5年)和季度(近6季度)进一步从用地类别、用地分布等多个角度进行用地构成分析;最后结合统计年鉴数据,构建建设用地相对开发度模型与建设用地面积总和阈值,展开安徽省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的合理性评价与建设用地趋势分析,并以宣城市为例进一步展开市域的用地评价;针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数据,进行城市固定资产投资概算探究。通过分析,综合考虑我国现状国情和目前房地产业的状况以及安徽省的相关情况,提出调控土地政策以及供应机制和引导城市建设用地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