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是煤炭行业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矿安全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同时,我国劳动力市场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劳动力收入不断提高。国内关于政府规制和煤矿安全方面的研究文献很多,但是煤矿劳动力作为煤炭生产和安全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行为更是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市场角度,尤其是劳动力市场角度,研究煤矿安全水平的发展状况有重要的意义。劳动力市场对煤矿安全的影响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收入效应,二是补偿效应。劳动市场通过工资机制对煤矿安全产生影响。考虑到煤矿一线苦脏累岗位劳动力主要来自边远农村地区,本文以我国农村家庭收入水平对煤矿安全水平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以享乐主义工资理论为基础,从劳动经济学视角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原因进行了探讨。本文首先从劳动力、雇主角度对享乐工资理论展开论述。介绍了劳动力如何选择安全水平和工资水平的组合来实现效用最大化;雇主如何提供安全水平和工资水平的组合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市场如何为双方建立匹配机制,进而决定均衡的工资水平和安全水平。其次,以实际调研的12个国有煤矿为例,从煤矿人员构成、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和不安全行为特点四个方面对煤炭行业的劳动力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再次,通过初步分析,发现煤炭行业安全受到收入、煤炭价格、小煤矿产量、政府安全监管、采煤技术水平、自然地质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进一步采用定量方法,检验上述因素对煤炭行业安全水平的影响程度,发现当农村家庭实际收入增加1%时,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将下降0.24。通过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发现农村家庭实际收入、煤炭实际价格、小煤矿产量占比、煤矿机械化程度、政府监管与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变量间存在自动修复机制。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