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原石人作为欧亚草原游牧先民创作的一种石雕造型艺术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欧亚草原游牧部族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受地域特殊环境对古代游牧文化的影响,造就了如今新疆草原石人与中亚石人、南俄草原石人、南西伯利亚草原石人、蒙古石人之间不同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遗存差异。本文以新疆草原石人文化遗址考古调查资料和前人在考古学、历史学等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地理学视角出发,首先利用Google Earth精准的定位功能对新疆范围内的石人遗址进行位置数据采集和定位,并建立新疆草原石人文化遗址数据库;其次利用遥感技术及Arc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对250处新疆草原石人文化遗存数据中的空间位置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利用不同的空间统计分析指标得到研究区域内石人文化遗址的聚集程度、分布方向、分布中心以及中心的迁移等时空分布特征,并综合研究区域内的植被、土壤、高程、坡度、地貌单元等,进一步分析、研究自然地理要素对新疆地区石人空间分布模式造成的影响;最后从新疆地区文化格局演变、宗教传播、国家政策变动三方面,同时结合石人的自身特点,依据其雕刻风格、面部特征、墓葬形制等文化因素共同探讨了新疆地区草原石人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并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石人遗址数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通过对新疆草原石人文化遗址数量统计分析发现:石人数量所占比例从青铜时代的15.9%缓慢发展到早期铁器时代和南北朝时期的16.7%,接着迅速增长到隋唐时期的56.3%,最后急速下降到五代宋元时期的11.1%,结合新疆地区文化格局的演变和宗教文化的传播研究发现:石人的产生与游牧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密切相关;石人的快速发展与两汉南北朝时期中原文化的西传和西方文化的东进有关,石人的兴盛与隋唐时期西突厥汗国在新疆地区的统治及丝路的繁荣有关,石人数量的下降与宋元时期伊斯兰教在天山南北地区的广泛传播密切相关。(2)新疆草原石人“半月形”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新疆“三山夹两盆”的独特地貌格局和游牧民族以畜牧经济为主的生存方式密切相关。通过方向分布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石人文化遗址数量核密度分析发现:青铜两汉南北朝时期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表明该时期游牧民族活动北部比南部更加集中,且整体分布扩散的趋势为南北方向。自西汉张骞凿空西域,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和沟通,隋唐宋元时期主要集中分布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天山中部的伊犁地区和乌鲁木齐市,宋元时期集中分布在伊犁地区,说明游牧民族最初主要在阿勒泰地区活动,由于受到气候变化、人口增长等自然因素的逼迫,以及民族冲突、国家行为影响等人文因素逼迫其由北向南不断扩张,寻找更加适宜生存的地方,且该时期游牧民族南部活动比北部更加集中,整体扩散趋势为东西方向。(3)通过石人文化遗址活动重心分析发现:青铜时期——宋元时期,游牧民族活动重心先向西南方向移动,在两汉南北朝时期形成拐点向东移动,然后继续向西南方向移动,说明游牧民族活动早期铁器时代以前气候变化为其迁徙的主导因素,早期铁器时代以后主要以中原王朝对西域的统治和管理等人为因素为主。(4)草原石人自身特征的演变受环境因素和新疆人种共同的影响。通过对新疆地区地貌单元、土壤和植被等的分析发现,石人遗址点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海拔低于2000m、水草丰茂、适宜放牧的丘陵、平原、河谷地带。主要活动在北疆区域,北到阿尔泰山、南抵天山、西靠阿拉套山和塔尔巴哈台山、东临北塔山。对外交通和商贸相对闭塞,生产力水平低下,使得崇拜大自然,立石人以保祖先灵魂永存的宗教信仰能够继承延续,同时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导致高窄长鼻、椭圆形面部的欧罗巴人种向东迁徙,与鼻翼较宽,脸部较圆的蒙古人种在新疆相遇,形成古代新疆主要的居民种族。因此石人的雕刻主要表现为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以及这两大人种的混合类型。